【导语】基础教育报告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15篇优秀的基础教学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础教育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中学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申请及开题报告 第2篇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第3篇市长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述职报告 第4篇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责任考核述职报告 第5篇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第6篇关于幼儿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第7篇香港基础教育考察报告 第8篇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述职报告 第9篇幼儿园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最新】 第10篇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报告 第11篇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第12篇履行基础教育职责述职报告 第13篇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示范学校申请报告模板 第14篇实习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 第15篇基础教育五项专项整治自查报告
【第1篇】中学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申请及开题报告
安康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
度小课题立项申请表及开题报告
负责人 陈林志
学 科语文 学历本科 职 称:中学一级教师
年 龄43
参加工作时间 1991.7.
qq号80642646 邮箱806426462@qq.com
新浪博客网址
课 题
名 称
农村初中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
小课题其他成员
姓 名
职 称
工 作 单 位
陈林志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汪晓菊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陈博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罗长安
中学一级教师
汉滨区建民办建民初中
选题缘由
研究设想
一、研究目标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内涵,探索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要求、与意义,研讨农村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途径与方法;
2、立足本校,通过对班主任的评价研究和班集体的评价研究,梳理学校的现有规章制度,改进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工作,摒弃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地班主任选拔、培训、评价、管理的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大面积提高本校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4、将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等基层学校参与教育科研的方法及成果表达方式引入课题研究中,增强我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教育科研走近一线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上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5、通过课题研究,试图将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新事物引入我校并努力使之在农村初中学校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
二、研究专题:
1、班主任专业学习模式的探究
2、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4、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与发展
三、研究内容:
a、文献学习: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与内涵。
2、班主任成长规律和因素。
b、自主发展研究:
1、班主任自我成长探究、责任、工作方法。
2、特殊学生的教育,班风的形成。
3、班级文化的建立。
c、培训策略研究:
1、培训策略研究。
2、班主任工作展示。
d、评价机制研究:
1、班主任任职条件研究。
2、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法、班级评价。
3、班主任论坛。
e、管理策略研究:
1、班主任资格聘任标准。
2、班主任工作过程管理办法。
3、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
f、成果对比分析:
1、班集体对比分析。
2、班主任对比分析。
四、研究的方法及工作安排
a、问卷调查法:
1、班主任工作心态、工作现状调研
责任人:陈林志 汪晓菊陈博 罗长安
对象:本校2/3现任班级班主任
方法:问卷调查、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2、班主任专业水平调研
责任人:汪晓菊 陈博罗长安
方法:班主任工作方法介绍。
工作呈现:班主任工作经验集,疑难问题汇总。
3、班集体现状调研
责任人:陈林志 汪晓菊陈博
对象:中心学校班集体和九年制学校班集体
方法:现场查看、学生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时间:3月
工作意义:
为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使我们明确研究的重点,确保研究的实效性。
工作要求:
1、各调研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准备材料。
2、按规定时间完成调研任务。
3、及时拟写调研报告。
4、收集过程资料。
【第2篇】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1.机构行政化
中国农村现阶段教育主管机构行政管理人员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之和与教师之比是1:1,就是说一个教师在上课,后面就有一个领导在监视着。人多,机构就多,部门就多。不管理是不作为,换句话说,管理管理,不管就没人理。管理了,事务就多,文件就多,会议就多。很多学校安排了专门参加会议、领取各种文件通知的专职驻城办事人员。有人统计了一下,教师一半时间在课堂,一半时间要应付各种会议、检查、达标、验收。两个一半,这样算起来,农村基础教育的人力资源的投入用到孩子身上的只能说是一半的一半。
教育是什么?教书、育人,教师的事。领导是什么?不教书,不育人,育教师。所以教师要想生存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要教好书,指哪干哪;二是要有个领导做保护人,潜规则吧,不然,就得被育。教好书不难,多学习,多交流。不被育就难了,那么多的领导在监视你。所以巨大的压力之下教师大多也分为两类:一是老黄牛,别思想二是奴隶化,想方设法变成主子。这样算来,教师队伍中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也不是很多。
2.管理行政化
如此庞大的,钢架的,而且后劲十足的教育管理机构,还能融下多少自主、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呢?教育管理部门就自己去考察,研究,再发文,培训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向教师发号施令。按章办事,按文办事,办不好就得被育。
3.教学行政化
教学行政化表现为:一是为分二是为了作业,上面布置下来的课题要完成,条条框框要完成,上传下达传递给学生。三是庞大的作业量,庞大的班级学额,庞大的课时数,教师能应付就高手了。还什么自主呀,都自主就闹翻了天了。
【第3篇】市长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述职报告
3月到阳江任职以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阳江市历届党政领导班子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传统,认真履行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促进了全市基础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将本人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二、全面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三、确保教育和谐稳定
二是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一直以来,我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首位,不断强化“责任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多次组织公安、交通、安监、文化等部门开展大规模的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和防范。同时,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严格卫生许可,坚决取缔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堂。各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安全责任第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认真制订各项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相关演习,杜绝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安全。
【第4篇】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责任考核述职报告
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责任考核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按照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责任考核的程序安排,今天我在这里作20xx、20xx年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期间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及教育工作目标实施情况的述职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基础工程,它对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我县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我认为: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两年来,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工作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作为强县富民的基础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我们定期召开教育专题会议,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并共同探讨、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凡是教育工作的议题,政府常务会议优先安排,优先研究讨论,并优先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为掌握教育发展的第一手材料,我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调研,指导教育部门制订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为学校办好事实事。我们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我们从改善办学条件着手,抓好学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县部分学校校舍破旧、教学设施配置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压缩其它方面开支,优先保证教育投入,狠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我县投入危改资金1955.65万元,拆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18919.8平方米,维修、加固48798.2平方米,新建校舍19470平方米,全面完成了农村c、d级危房校舍的改造任务。危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近两年,我们还先后投入资金1079.8万元,完善中小学“新装备”工程,为学校安装了98个电教平台,购置了578台学生电脑和教师办公电脑,使高完中的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0:1。同时,进一步完善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语言室、电工实验室、校园广播系统和校园网络建设、添置图书等,目前我县各学校的设备设施基本完善,教育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抓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
进一步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受地理条件和人口居住等因素的影响,我县中小学校布点分散,办学规模小,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这是制约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扩大中小学办学规模,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指导教育部门制定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总体规划。两年来,我们先后撤并了山、散、远的42间“麻雀型”农村小学和1间初级中学,使我县中小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两年来我们共筹资5300多万元用来扩建城区中小学和农村中心学校,并由此增加了9600多个优质学位,为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优质的学校教育提供了保障,从而推进了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我县坚持从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出发,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一是依法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我们建立了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的有效机制,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我县从未拖欠教师工资;为稳定教师队伍,我们对教师实行特殊岗位津贴,鼓励教师到偏远地区学校执教,目前我县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农村教师专业岗位补贴高于城区教师,使广大教师安心工作,稳定了教师队伍。二是抓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培训工作,两年来先后选派14位校长参加省级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和省级名校长培训,2位校长到珠三角学校挂职锻炼,选送55位校长参加岗位培训、提高培训等,锻炼、培养了一批具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学校领导班子。三是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水平。两年来先后选送了28位教师参加省、市名教师培训,××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培训教师达2580人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高学历培训,目前我县高中专任教师本科率77.6%,比20xx年增加了近13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98.05%,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为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解决山区教师紧缺和学科不配套问题,我们近两年向社会公开招聘大专以上优秀毕业生181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从城区中小学派出教师138人次到山区中小学支教,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目前我县教师数量符合省定标准,没有顶编县聘代课教师。
四、抓贫困学生救助,巩固“普九”成果
我们为巩固“普九”成果,全力抓好贫困学生的帮扶救助工作。经过调研,发现我县一些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仍然存在因贫辍学问题。我们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两年来,共发放农村困难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助资金406310元,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临时生活补助48846元,“智力扶贫”了187位中职学生,减免学费25.8万元,20xx年秋季和20xx春季中职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5289人次,我县承担158.23万元,已落实到位;20xx年免费义务教育学生人数115273人次,免费金额1958.7564万元,20xx年免费义务教育人数为123556人次,免费总金额达2149.8692万元,其中我县承担部分为195.87564万元和214.98692万元全部落实到位;扶助困难学生956人,补助金额26万元。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
五、普职并举,大力发展高中教育
我们认真抓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做到“两架马车并驾齐驱”。一方面,在抓普高教育中,我们把增加普高优质学位作为工作的突破口,抓好“扩容促优”工程,两年来先后投入2597万元扩建7所普通高中,目前全县普通高中优质学位达到92,全县每万人口在校普通高中学生人数为250人。20xx年11月,高级中学在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验收,使我县普通高中教育走在全市前列。20xx年高考,高级中学廖海华同学以××州市第二名,东山中学××县新城分校陈润同学以××州市第三名的成绩,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结束了我县高中学生20年来没有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历史。另一方面,我们大力抓好职业高中教育。两年来,我们共筹集资金836万元新建第一职中实训大楼和学生宿舍楼,投入400万元添置设备设施,通过举办“初三分流班”、“高三分流班”“职教扶贫班”等扩大招生规模,20xx年县教育局和县第一职中被市政府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xx年第一职中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中”的复评验收,职业教育亦走在全市前列。
六、创教育强县,推进教育现代化
我们大力抓好以“创强”促教育发展的工作。我县的“两基”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为使“两基”成果和水平不断巩固提高,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的整体实力,县委、县政府于20xx年9月全面启动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新城办事处于去年12月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的督导验收。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创强工作,争取在20xx年前实现广东省教育强县,以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跨越发展、协调发展。
过去的两年,本人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履行职责,特别是在经费投入、项目安排、工作精力等方面集中向教育倾斜,推动了我县教育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但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教育发展不够平衡,教师的工资待遇仍然偏低等,今后,我将在新的领导岗位上尽职尽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为××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5篇】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是国家强大的开始,一个国家的没落也是从教育退步开始的,我国领导人深深的认识到这个道理。下面是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本文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
党的 xx大 报告中提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由此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 一支粉笔 一张嘴 一本书 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 学法 仍是 听、写、读、背、考 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 充电 ,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第6篇】关于幼儿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那么,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和对教育环境的认识水平怎样?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步骤及时间
(一)对象: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个别调查法。
(三)调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调查的题目;
2.分别以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调查,同时,对我园教师1998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三、结果分析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 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结果提示:为了使孩子能主动地学习,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集体教育为主渠道的教育组织形式,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来认识事物;教师要因人施教,要给幼儿创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起点、速度和水平学习知识。
对教育环境的认识调查显示,我园教师教育环境的认识不足,答题的正确率只为57.5%。说明多年来,我们教师虽然也是本着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对教育环境进行了创设,但忽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忽视幼儿要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忽视创设发挥教育作用的环境体系、忽视良好精神环境的创设。
百分比统计说明,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环境的认识差异不大,百分比分别为58%和57.2%。
我园教师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前测情况比较中,答题的正确率差异不大,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总答题的正确率分别为55%和52.l%,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可见,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创新教育研究前测水平总的来说是均衡的。
四、结论
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1998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措施
1.根据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同时要使教育目标需求化,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要从只注重教材和教师既定的目标与内容,转变为注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水平,并不断调整和生成新的教育目育目标相适应的内容,从而更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再次,教育的组织方式与策略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要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在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同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猜想并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物体相互作用,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识。只有幼儿真正愿意学的东西,才能真正学得好。
2.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也就是说,教育创新一方面必须重视对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青年教师在敢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同时,要吸收好的经验。
3.加强教师教育科研水平,走出一条“科研育师求创新”的路子。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幼儿园必须以科研为先导,在学校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子课题的研究,可以班或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科研组织网络,形成科研制度,科研活动做到有内容、有重点、有专题发言、有共同研究、有共同提高,形成科研的规范管理,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2016年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第7篇】香港基础教育考察报告
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粤教师[]21号)及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我们一行几十人于4月中旬赴香港开展基础教育考察学习活动。
在香港职业训练局高峰进修学院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分别聆听了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专业顾问、崇真书院前校长张文彪博士的讲座《香港优秀教师的必备素养和专业发展》,香港前教育局副秘书长、前教育署副署长郑文耀先生的讲座《香港中小学教育制度、校本管理及课程改革》,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拔萃女书院、崇真书院、邓肇坚维多利亚官立中学,并就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素质培养范畴涉及的问题与郑文耀先生进行了对话交流,随学生参观了香港立法会和香港展城馆,从而对香港的基础教育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一、香港教育的基本情况
1.办学形式和管理架构。
香港的中小学共1085所,其中90%为津贴、直资学校,5%为官立学校,5%为私立学校。香港没有内地的“中职”类学校。我们参加的三所学校中,拔萃女书院为基督教学校,是直接资助学校办学模式,在政府每年按学生人数资助经费之外,学生每月还需交纳一定的学费给学校;崇真书院也是基督教学校,为津贴学校办学模式,跟官立学校一样学生均不用交纳学费。
香港基础教育的主管部门是香港教育局,负责研制教育政策,监管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各所学校的具体管理架构不尽相同,在校长之上普遍设立有校董会或学校管理委员会(由教育局或校董、学校、家长、校友等方面的代表组成)。
2.学制和规模。
香港的国民教育体系为:1-2岁为学前教育(家长陪同参加),3-5岁为幼儿园教育,6-11岁为小学教育,12-17岁为中学教育,18-21岁为大学教育。每所中学均设置中一至中六年级,小学、中学的十二年已全面实行免费教育(即内地的义务教育)。
-学年的基础教育在校生总数为797976人。每所学校的在校生总数一般为600-1000人,每班人数为27-33人。拔萃女书院为小学、中学一贯制女校,社会声誉极佳,在校生也只有1120人。
3.入学办法。
小学、中学(初中、高中)均实行免试入学,分别按照《小一入学办法(poa)》《中学学位分配办法(sspa)》《初中评核办法(jsea)》就读小学、初中(中一)、高中(中四);大学则依据香港考试局组织的“中学文凭试”及《大学联合招生办法》进行自主招生。
4.课程设置与教学语言。
因为中六的文凭试科目为4个核心科目(中、英、数、通识教育)和至少一个选修科目,所以各校的高中课程基本一致(选修科目共十余门,各校开设的选修科目数量不一)。初中与小学的科目设置各校不尽相同,如拔萃女书院设立9个学习领域18个学习科目;邓肇坚维多利亚官立中学的中一、中二为14个科目,中三为16个科目。
香港中小学的教学语言普遍为英语或粤语,只有教学“中国语文”等科目时才使用普通话。
5.关于教师。
香港的教师必须是教师专业本科毕业生,非教师专业毕业的必须进行一年的“教育文凭”学习才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所有教师入职前要有16周的实习训练期。除正式教师外,还有约15%的教学助理,但他们不能单独担任教师的教学工作。
教师待遇收入高于全港平均工资水平,国立学校教师是公务员。制定有教师退休保障计划——公积金制度。
班级教师配额,初中为1:1.7,高中为1:2。教师周课时较多,工作量较大。拔萃女书院另聘了30余名教师,教师每周课时约17节,已是全港工作量最少的学校。
二、香港基础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充足的财政保障。
-财政年度,香港支出的教育经费为682.74亿元港币,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18.6%。中小学整体实现相对均衡性的发展。
2.管理和评价方法独树一帜。
政府不直接管理学校事务,而是对学校实行“赋权问责”的管理方法。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香港政府则通过《质素保证机制》分八个范畴23个指标每年对每一所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评估,评估等级分为“优异、良好、尚可、欠佳”,但评估报告不向社会公布。此外,还有国际层面的“专家定期检讨”机制对学校进行评估。
学生就读小学、中学期间,大型的统考只有中六的“文凭试”(相当于内地的高考),各科成绩以等级的形式呈现;各校之间互不知道对方的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我们所参观的三所名校,都没看到、听到学校介绍历年高考升学情况。从墙上贴着的“中学文凭试安排表”来看,考试分散安排在四月份的18天中,每天考一门学科。
学校不可以开除学生。留级生应低于学校人数的5%,但小学或中学阶段每位学生最多只能留一次级。不提倡学生复读备考。
3.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制定有相对比较具体的“教师专业能力理念架构”,以让教师对专业能力进行审视,同时也对教师给予专业发展道路的指引。以制度保证在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其中每位教师在三年内须参与150小时的持续专业发展训练。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香港的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研讨交流的机会普遍较少。
4.“全人教育”颇具特色。
香港学校普遍开展形式活泼的“全人教育”,让学生全面成长。其中拔萃女书院的办学理念为“追求卓越”,力图让学生高效能学习,发挥潜能并乐于终身学习。
香港课程改革后新设立的“通识教育”“应用学习”科目很有特色。通识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与生活有关的论题,发展学生自我研习的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应用学习”则是一反“学以致用”的做法,采取以“用”促“学”的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学校一般是上午8点到下午3:30为规定在校时间,其中中午休息(含吃午饭)为一小时。下午放学后的50分钟一般为学生自主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其中拔萃女书院成立了70多个兴趣小组,要求学生至少参加其中的一个。学校提供各种设施设备平台,让学生课后自我充分发展。对学生收取适当的费用,目的是让学生具有责任感,只要学生本学期能保证参加课外活动的出勤率,还能获得退费的待遇;学校还为一些课外兴趣小组聘请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人士来进行指导。
崇真书院开设了很多必修或选修的实用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如缝补、手工、烹饪等。
5.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落到实处。
香港的学校普遍成立有“家长教师会”和“校友会”,他们经常协助学校开展教学之外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等教育。而社会也为学校教育大开绿灯,如香港立法会内设有一个“学生模拟立法会”,以从小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和参政意识;而开放香港展城馆给公众参观,以了解香港的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和未来的城市规划,更能激发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爱港热情,让学生从小就树立主人翁的精神,为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献计献策,这比任何空洞的说教有用得多。
三、几点思考与启示
1.教育必须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学校间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乌龟跑赢兔子只能是一个童话故事。
2.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确立全面的人才观。应树立普高、职高、技工学校都能让学生成才的观念,应引导社会、群众对中小学进行综合评价。应正确处理好高考、中考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不能让高考、中考成为应试教育的借口。
3.社会要求与学校要求应有机衔接。
【第8篇】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述职报告
龙川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韦钦强
4月
我从3月分管龙川县教育工作以来,认真履行职责,注重调查研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并着手落实我县基础教育的工作责任。现将本人分管教育一个多月以来履行职责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注重调查研究,掌握我县基础教育现状
自今年3月分管教育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我认真履行职责,大胆负责,统筹兼顾,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多次深入教育部门和基层学校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从多方面了解教育的基本情况,已基本掌握我县教育现状。
近两年来,龙川县委、县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确立了“教育强县”战略目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将“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的共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发展的工作意见、制度和方案,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优化教育发展环境,落实经费保障,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普及与提高并进、全面发展与特色创设并举、纵向进步与横向领先并力的内涵发展道路,既充分挖掘传统潜力,又竭力扩张现代教育资源,力求在经济层面较低的状态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在构建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可喜成效。
目前,我县教育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据统计,我县近90万人口,辖25个镇,有高级中学2所,完中8所,技工学校1所,职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35所,小学340所,幼儿园54所。全县高中专任教师1076人,学历达标率78%;初中专任教师2591人,学历达标率97.2%;小学专任教师4101人,学历达标率99.6%。全县在校高中生15318人,初中在校生46812人,小学在校生78644人,在园幼儿1530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巩固率达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以上;“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3.6%以上;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51.08%。两年来公开招进527名教师,对麻布岗中学校长和其他完全中学副校长进行了公开选拨;表彰奖励先进教师234名,先进教育工作者77名,十佳校长10名、十佳教师10名、十佳班主任10名。两年来教育经费总投入67080万元,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及生均公用经费支出逐年增长;教育非学历教育各类培训达88批11124人;投入5687.93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校的c、d级危房改造;投入750多万元装配实验教学,实施“校校通”工程;中心小学以上拥有电脑室、语音室,初中以上有理化生实验室;农村小学三年级全部开设了英语课程、中心小学四年级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我县教师人均月工资1988元,公务员人均月工资1892元,县城教师人均月工资2058元,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1990元,符合广东省关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的工作要求。投入5160万元用于普高建设,新增高中阶段学位3800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6.8%;中职招生逐年增长;龙川一中高分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终期督导验收,县实验中学高分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省一级普通高中学位占全县普通高中学位50%以上;两年来我县升学率和高考上线连创新高;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稳步实施,老师和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及其它教育工作亮点纷呈。
尽管龙川教育成绩喜人,但仍存在镇与镇之间、校与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个别学校存在班额过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等问题,需要今后努力予以解决。
二、对基础教育工作的认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教育须先行。龙川要在新形势下不落伍,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继续花大力气研究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只有存在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教育才能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阶段。教育既是社会的基础工程,又是社会的系统工程。教育是关涉千家万户,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是家庭幸福、社会发展的基石。办好教育,办大教育,除了满腔热情之行,更要按照教育特有的内在规律办事,不能带感情色彩,不能一时冲动。教育属社会的上层建筑范畴,建立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所以,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政府的大力作为。教育不同于经济建设工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见成果,她必须通过几年乃至十几年才能见效,才能有效益。这就要求主政者必须高瞻远瞩,本着为政一任,造福一方的负责任态度,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三、今后落实教育工作责任的意见和建议
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分管教育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符合龙川特色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为龙川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3月份,县委、县政府将教育工作调整由我分管,给予我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责任。我深知,就我的能力与水平而言,承担这份重担,没有任何轻松可言,唯有全力以赴,尽管我心里有一丝不安与忐忑,但更多的是充满信心。我于1984年参加工作至今有20多年,工作是划了两个圈:从教师起步,又回到教师队伍;事业从教育开始,又回到了教育。细细品味,深感教育与我有不可割舍的缘份,教育是我的事业所在。现在,我又成为龙川教育工作者的一员,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但我现在不是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是在深深地思考:我县教育到底与教育强县差距有多大?从纵向看,我县教育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振奋人心的;从横向看,我县教育与教育强县的差距并没有显著的缩小,在激烈的竞争中,稍有懈怠,就面临拉大差距的风险。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占据了我整个心扉。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我县教育该如何更好更快发展,我们该做什么?作为分管教育领导,我想做好四件事情:
(一)继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思路、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坚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信心和决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借鉴和吸取其它地方和兄弟县区的成功做法,围绕我县基础教育现状,实现什么样的教育发展和怎样发展教育的问题,探索和把握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切实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我县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当前我县基础教育处在新起点,面临新机遇,需要应对新挑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战略性思考,准确分析把握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的思想观点、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推动基础教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落实,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不断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给百姓增添信心、给教育界增添动力的事情,努力建设覆盖全民的公平教育、伴随一生的终身教育、资源共享的优质教育,为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坚持既定的工作思路和做法,注重保持各项工作的连续性。近年来,以县委书记段邦贤同志为班长的县委领导班子提出建设“教育强县”的总目标,作出了一系列教育优先发展的工作部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龙川教育发展实际,极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收到了显著成效,对此,我将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坚定不移、一如继往地予以推进。并将同教育系统所有教职员工一起,同全县人民一道,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以最大的决心和意志,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致力于龙川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共同创造龙川教育美好的明天。
(三)抓好教育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解决教育民生问题。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机关。教育系统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内部建设与管理,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形象。要切实抓好教育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分阶段先行实施《龙川县初中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方案(试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解决广大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服务、管理、招生、教师队伍建设等办学工作方面的突出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解决实际工作中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四)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确保教育均衡发展。要以即将实施的教师绩效工作制度为契机,稳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盘活教师这一巨大人才资源,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根本大计,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努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更好地发挥师资力量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基础教育的新兵,在龙川教育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承载着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今后,我有信心有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则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动摇,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不动摇,竭尽全力,逐一解决当前我县教育存在的问题,为继续谱写龙川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第9篇】幼儿园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最新】
在越来越多的公立幼儿园变成私立幼儿园的同时,还冒出一批新的私立幼儿园,各个幼儿园之间竞争激烈,每个幼儿园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她们急需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但是,因为经费紧张,不能外出学习、观摩,不能参加省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幼儿园教研脱钩,这必将导致管理混乱,教学欠佳,耽误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的现状
(一)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1、无人管理
据调查,现各单位的中心幼儿园有些是工会管,有些是教育科管,有些是私人承包。但碰到一些具体工作时,谁都说不管,造成互相推诿现象。而被承包出去的幼儿园有如泼出去的水,管不着了,而私人创办的幼儿园更是无法管了。因此,大部分幼儿园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混乱状态之中。如果长期这样,幼儿园的办园方向谁人督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谁人管理?
2、无照经营
出现了公办园、私办园以及介于两种性质之间的幼儿园等多种办园形式必然引起竞争,带来生机。特别是由于体制改革,精简人员,有些下岗职工为了谋生,办起幼儿园,幼儿园的数量增加很快,如桂林洋农场由过去的一所公立“中心幼儿园”变成6所私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是不经过任何有关职能部门的审批,想办就办,认为有一间房子只要有小孩就可办一间幼儿园。在垦区,这种无照经营幼儿园的闹剧将会愈演愈烈。一旦发生事故,她们会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可是,责任该由谁负呢?
3、违规招生
幼儿园承包后,成了独立单位。园长们有了自主权,可以各自为政,自行其是了。为了扩大生源,随意招生,把1岁半的婴儿接收入园,同幼儿一起编班,增加管理难度,不符合大纲要求。
4、幼儿园教材、教法小学化
园长为了经济效益,无原则地满足家长的要求,孩子们入园后,开始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教材,布置家庭作业、打分,并且把写字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这势必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也给家长造成一种误区,很多家长一接送小孩回家就问今天学了多少个字了等等,这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
5、待遇低、流动性大
由于幼儿园推向社会后,农场不但不投入,而且还要上缴。因此,自筹经费的幼儿园教师的待遇相对低于农场拨款的幼儿园教师,教师的待遇不能满足个人需要时,就会换工作。南田农场中心幼儿园,因教师待遇低,每学期都换老师,家长意见很大。另外,由于相当一部分幼师的个人身份得不到明确,一些原先是正规幼师毕业的回到农场后,由于承包,他们享受不到中小学教师同样的待遇,因此,工资待遇低,经常改行或从事其他行业。就连大部分评了职称后,没有得到各种兑现,影响了积极性,流动性较大。
6、管理者不是内行,幼儿园的管理混乱。
在调查的80多所幼儿园中,幼师专业毕业的园长只有40多人,有上岗证的30多人,其他园长则来自小学老师、工会干事、其他等。由于不是内行管理幼儿园,园内的教学、后勤管理差,急需提高管理水平。
7、幼儿园收费低,经费紧张。
承包前幼儿园的经费由农场拨。近几年,由于农场经济效益差,对幼儿园的拨款,逐年减少。
幼儿园体改后,大多数农场不拨幼教经费,幼儿园靠自筹资金维持教育工作的运转。有的农场不但不拨教育经费给幼儿园,而且,还要向幼儿园收取承包管理费等。由于农场职工收入低,大部分幼儿园的收费也低。据调查,除了海口地区外,大部分农场幼儿园每学期每人收日托生的各项费用只有750元,其中学杂费210元;伙食费450元;接送费90元。
由于收费低,上级部门不拨经费,造成教育经费紧张,致使幼儿园的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这是其一。
其二,由于收费低,造成开支紧张,无法购置教育教学用品。
其三,幼儿园教师的外出学习、参观受到经费紧缺的限制,不能参加正常的教研活动,园长们反映,每年都有各种很好的外出参观与学习活动,但他们没有经费,无法参加各种活动,使他们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感到没有奔头。
8、学校的学前班与幼儿园抢生源
除各类幼儿园之间互相竞争外,学校与幼儿园之间也展开竞争。学校为了搞创收,有很多学校是招收学前班的。把3-6岁的孩子纳入学前班学习,小小的年纪,每天写字、拼音、做加减法题,这种不正当的做法,不但违背幼教规律,而且,造成孩子重复学习的不良现象,使孩子从小失去童年的快乐时光,过早的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破坏了“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计划的实施,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有很多学校所招收的学前班,由于年龄小,所以,有许多小孩在学校一年级留了几年,造成学生留级率大,报表数字也难平衡。这是与国家、省及总局“关于在有中心园的地区,学校不准招收学前班”的通知是违背的。有的园长要求上级部门要解决不合理的现象,否则,幼儿园实在难办下去。还有的教育工作者发出呼吁:救救孩子们!
二、对幼儿园管理的几点意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行政上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1、统一注册,颁布发办园证件。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限制五花八门的幼儿园搞乱幼教圣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把幼儿园统管起来。首先,要明确幼儿园由教育部门来管理;其次,对每一所幼儿园重新进行清理,凡是不够条件的进行压缩,对条件具备的进行注册登记。
2、逐步建立幼儿园的年审考查制度。
学习垦区中小学校年度考核的做法,制定“垦区幼儿园管理标准”,检查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是否达标,达标幼儿园由教育主管部门发“办园许可证”,卫生部门发“卫生合格证”。对不达标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达到标准。否则,取消办园资格。同时,通过评估,评出垦区幼儿园的等级并挂牌。
3、规定收费标准,规范办园行为。
要根据垦区的实际,参照幼儿的培养标准,对垦区的公办或私立的幼儿园出台一些收费项目标准。规范办园行为、办园条件,教育主管部门要进行检查、监督。
4、加强对幼儿园的扶持。
由于体制改革后,幼儿园推向社会,农场没有投入,大部分的私人承包幼儿园的经费是不保证的,尤其是重大的基建投入与设备购置,幼儿园根本没有能力来投入,这样,造成教育教学设施跟不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因此,建议总局能否出台相关配套文件,要求农场在一定条件下也要给幼儿园一些扶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5、加强对学校学前班的管理。
国家教育司对学校办学前班早有明文规定,凡有幼儿园的地方,严禁学校办学前班。学校办的学前班,一定要明确规定孩子入学前班的年龄和所开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式和方法。因此,建议总局教育局再重新出台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校招收学前班。
(二)业务上统一管理,强化科研
1、统一幼儿园使用的教材。
据了解,现垦区各幼儿园所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有的使用江苏版,有的使用海南版,有的使用上海版等,这些年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教材不适合于我们海南、不适合于农垦的实际。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帮助、指导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教研教学,经常与她们在业务上进行沟通,同时也给垦区各幼儿园之间开展交流,我们要在原教材的基础上重新编写出我们具有农垦特色的幼儿教材,供垦区各幼儿园统一使用。这样,每学期可以进行统测,了解分析各幼儿园的办学情况,及时地给予指导及帮助,提高垦区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从这次的园长们研讨会上,大家都对统一教材都表示赞同。
2、规定教学目标,安排好幼儿园教学课程。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各幼儿园要开全开齐课程,对不同的班级要开设不同的课程,总局教研部门要对各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要对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进行评价。
3、抓好师资队伍的培训。
办园长培训班。幼儿园的园长是带路人,园长要转变教育观念,贯彻学习《幼儿园新纲要》;制定教育目标;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禁小学化的倾向;鼓励园长们在办“特色园”上下工夫,以此提高收费标准,改善教师待遇,增加幼儿园教学设备。要开展对幼师的岗位培训,经常组织幼儿园开展一些教研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与能力。
4、建立信息网络,搞好网络交流与教学。
有条件的幼儿园,都要求购买电脑,并且要上网,搞好网络教研。同时,加强网络信息交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三、最后建议:幼儿园的管理体制能否重新定位,包括幼师的身份、待遇、幼儿园经费的投入等能否理顺。
垦区幼儿教育,在农垦的教育史上,还是一个薄弱的领域,属于“年轻”的队伍,无法与中小学相比。体改以后的幼儿园,更是百花齐放,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幼儿园要走好,下面的路怎样走,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相信,在垦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幼教事业一定会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会健康成长起来的!
【第10篇】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县辖13个乡(镇)145个村(居)委会2568个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瑶、仡佬六种民族,总人口40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亿元,农民人均有粮315公斤,人均纯收入1694元。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00所,在校生6873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1125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4.4%。适龄儿童入学率99.72%,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7.01%,青壮年非文盲率99.44%,人均受教育年限6.18年。全县有教职工3800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2718人。
二、教育部门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情况
(一)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
1.依法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按照省、州政府的规划和部署,我县从1993年分阶段实施“普九”。十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十五”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富宁县自加压力,上下一心,形成全民抓“普九”工作的强大合力,1998年普及六年义务教育,2003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普九”后,我县出台了《xx县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实施办法》,落实各级各部门在“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的责任,把巩固提高工作当作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乡镇依法组织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动员流失生返校,严格审批缓学、免学、停学、休学对象;教育部门严把学籍和毕业审验关;劳务输出部门严把输出关,严禁将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对象输出务工;司法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非法婚姻严肃查处;劳动监察部门对使用正在接受义务教育对象做工、经商或从事其它雇佣性劳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吊销营业执照;民族宗教部门重点把动员少数民族儿童少年入学纳入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工程加以落实;民政部门对贫困生实施扶贫济困救助;共青团抓好“希望工程”救助;妇联广泛动员女童和女少年入学,提高女童和女少年入学率;公安部门重点打击破坏教育环境和教学秩序的不法分子。以来,我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有序推进,每年都通过州政府“两基”年审复核,5月,省政府复查为合格。“两基”工作促进了民族教育发展。。全县至学年中小学在校生62507人,少数民族学生46952人,占75.11%;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8808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6529人,少数民族学生1236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4.78%;小学在校生42279人,少数民族学生31918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49%。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99.72%,其中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8%;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7.01%,其中少数民族适龄少年毛入学率达95.78%。
2.抓住机遇,逐步普及现代教育手段,让少数民族学生充分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xx县2003年实现“普九”后,县委、政府抓住了实施“普实”和“农远”项目的机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普及现代教育手段,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启动“普实”工作,通过向上级争取和县乡自筹,共筹集资金2280万元,其中投入1430万元建成了县一中、县民中、县三中等7所综合实验楼。县级财政投入300万元作为仪器药品经费,社会各界捐资195万元,基本解决实验课桌椅经费。全县192所中小学按类别标准配备了实验室仪器,低“普实”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总投入751万元。县政府解决“农远”辅助设备经费88万元,乡镇政府、学校自筹资金230万元。目前,全县500所学校实施507个“农远”项目,其中教学光盘播放点324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86个,计算机教室25个,多媒体教室25个,惠及6.8万名学生,其中惠及少数学生5.1万人。
3.多方筹资改善办学条件,为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县委、县政府将学校排危工作列为每年向社会公开承诺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将排危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排危资金100万元。城市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义务教育。精心组织校舍危房普查和制定“十一五”校舍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和更新校舍建设项目库资料,进一步调整校园布局规划,以来收缩了56个校点。积极争取和认真实施寄宿制工程、危改工程、战恢工程,积极申报希望工程,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两基”验收以来,多渠道筹资7555.62万元,改扩建校舍83319平方米,排除危房27909平方米,学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其中寄宿制工程项目2474.4万元,危改项目879.77万元、战恢项目1111.55万元,希望工程837.42万元,其他项目1312.48万元,通过融资渠道投入940万元。硬件改善,为推进教育公平,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上学难问题提供了硬件保障。
(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情况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我县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指标逐年增加,享受补助标准逐年提高。
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58808人全部享受免杂费和免教科书政策,26663人享受寄到宿制生活补助费。全县少数民族学生44278人均享受到免杂费和免教科书费政策,上学不用交费,其中小学12360人,初中31918人。少数民族学生中有18154人享受到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占少数民族学生的41%。
(三)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情况
全县有教职工3800人,其中少数民族2718人,占71.5%,其中双语教学教师17人。我县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要求,在瑶族聚集的洞波果布小学和新华团堡小学开办双语教学班,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两种语言教学。去年以来,先后有36名教师参加“双语”教学培训,其中省级培训25人,州级培训11人。目前,我县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学校在小学的低段,都采用双语进行教学。其中以汉语壮语、汉语瑶语reader8.cn、汉语苗语相结合教学为主。
(四)上级国家机关给予教育的优惠政策到位情况
1.在我县设立省定民族中学1所。我县民族中学是省定民族中学之一,1998年分设独立办学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关怀下,办学规模得到迅速扩大。12月被评定为二级乙等完中,现有在校生2400人,教职工152人。分设以来,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中考成绩基本上是全县第一,高考上线率均在70%以上,尤其是高考上线率达77%,为我县发展民族教育,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划拨民族生生活补助费
上级机关每年划拨资金对我县民族中学民族生进行补助,每生每月47元,每年共补助1000人,每年10个月共47万元
3.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特殊照顾政策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我县毕业生,对我县少数民族考生均给予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高考录取时,少数民族考生照顾20分录取。高中中专录取时,少数民族考生照顾30分。
4.帮助培训和培养各民族教师
上级机关根据《民族自治法》帮助我县培训和培养各民族教师。“十五”以来,国家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为我县培训各类专任教师及项目学校校长885人次,资金投入156.3万元,其中,专任教师学历提高培训294人次,专任教师新课程培训248人次,短缺学科专任教师培训204人次,项目学校校长短期培训139人次。
四、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的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对民族教育投入仍有较大缺口,学校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学校存在危房,特别是村小和教学点一级的学校多数属于危房,隐患危及师生安全。有的使用年限较长,已反复维修多次,墙体断裂;有的屋架腐朽;有的土基、木板、单砖墙房以及墙体倾斜。学生住宿拥挤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和深化教改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由于条件限制在村小和教学点教师紧缺的现象尤为突出。
三是民族学生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实现全部“两免”,但“一补”名额有限,仍有部分贫困生没有享受到此实惠,少数民族子女入学仍是个难题,控辍保学形势严峻。
四是受打工热潮影响,处在学龄阶段的民族学生外出打工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巩固工作难度加大。
五是民族村寨的少数家长法律意识淡薄,重男轻女、早婚早育观念现象较为突出,随意剥夺孩子的受教育权利。
五、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对策措施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投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学校布局进行微观调整,均衡教育发展。
三是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科研兴教,优化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者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福利待遇优待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到村小、教学点一级任教,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加大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救助帮扶力度,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五是制定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提高少数民族毕业学生就业率。
六是增加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助名额,让全部农村在校贫困生得到资助。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在校民族生助困力度,建立长效的贫困生救助助机制,让每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七是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加快相关配套改革的实施步伐,提高学校活力,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第11篇】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xx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查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查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和资料。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xx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xx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xx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大田集镇中学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农村初中到县城初中,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大田集镇李楼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查我来到了大田集镇李楼村镇北联小,调查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 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 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 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 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 该村近5年未补充过教师, 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 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再加上“民转公”教师,
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 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 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轻的又过于年轻, 没有什么工作经历, 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 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 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 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 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 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xx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xx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xx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xx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查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从调查的对象——李楼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李楼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第12篇】履行基础教育职责述职报告
——-海珠区区委书记履行基础教育职责述职报告
邓伟强
(5月13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依法治教,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巩固和发展“教育强区”成果,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现将本人至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教育发展把握方向明确思路
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海珠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努力打造与现代化中心城区发展和居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让“教育强区”成果真正惠及全区广大居民群众。围绕“构建优越的教育体制、优美的教育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优良的教育质量”的目标,将教育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实施《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意见》、《海珠区基础教育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等,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结构,推动基础教育全面、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更好优质教育服务。履行基础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对于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区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经常深入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专题调研,及时研究解决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经费、人事改革、学校用地、教师待遇等具体问题。近两年,根据我区教育发展的'实际,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抓财政投入,强化教育的物质基础;二是抓教学管理,强化教育的人才基础;三是抓规范化学校建设,强化教育的服务基础。
经过全区的共同努力,我区80%的学校通过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教育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五中和南武中学分别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期和初期验收,瑞宝花园小学被授予“全国民办学校先进单位”称号。中考、高考成绩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近两年我区学生参加市一级以上体艺科技类竞赛获奖达5639人次,五中男子足球队、五十二中和中大附中机器人等项目获得全国冠军。我区获得省教育收费规范区、省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被确认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工作水平的关键,在积极支持分管副区长的工作、配齐配强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加强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同时,采取三项措施,大力提升全区教师队伍素质。
一是稳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公开招聘教师制度、全员岗位职务聘用制度、校长职级制、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人事制度和教师队伍。两年来,我区共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374名,确保教师调配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了全区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同时,通过进行教育、强化管理、加强宣传、树立典型等方式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二是积极实施强师强校强教战略。实施“名校长工程”和“名师工程”, 加大校长和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建立“名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普通教师”的分层培训机制、“市—区—校”的三级培训网络等研训一体的系列措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两年来,对250名中小学名校长、学科名教师组织专项培训,开设专题培训班18期,国外培训43人次。
三是大力提升教师待遇。把教育作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财政首先确保教育等公共事业的投入。近年我区连续三次提高教师收入,千方百计推进了教职工的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彻底解决教育系统工勤人员的岗位津贴问题,每年约新增财政投入1.8亿元,教师待遇达到市属学校的同等水平,有效稳定了全区教师队伍,为海珠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全区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全区有417 人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有2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区有省、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和骨干教师143名。
三、加强齐抓共管,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注重对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各界的动员,各部门和单位切实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支持,为全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是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区五套班子领导定期议教制度和联系学校制度,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重教兴学的良好氛围。区人大、区政协有针对性视察教育,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落实实施有效的监督。对区各有关单位实行教育工作考核制度。
二是美化校园。把校园建设作为宜居城区建设的重点,根据海珠教育发展趋势,重新规划教育布局,加大学校及其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学校布局日趋合理规范,中小学全部消除危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为了促使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投入3.48亿元升级改造我区东部地区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促使东部学校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跃上新台阶。
三是净化校园。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推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初步建立了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协作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在全市率先开展“两评三聘”活动,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纳入街道综治考评内容。
两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我区基础教育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对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和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现实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今后,将继续按照构建“四优” 教育的思路,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树立先进、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升教育综合实力。二是充分利用海珠文化资源优势,努力打造海珠教育的品牌,完善教育体系。三是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关心支持学校硬件建设,创造条件培养优秀教师队伍,依照政策落实好教师待遇,调动教师积极性,使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居民群众教育需求。
【第13篇】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示范学校申请报告模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美术工程,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永平县教育局永教通[2019]8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对照《永平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学校评估方案》的要求,认真进行对照,认为符合示范学校申报条件,特提出申报,请予认定为谢。
一、基本情况。
厂街中心完小是一所集并寄宿制学校,生源来自周边五个行政村和乡政机关,覆盖人口9000多人。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278人,教师17人。是厂街乡文化交流中心,承担着“两基”任务和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和党员培训任务。学校全面落实“两基”,为厂街两个文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应有贡献。
二、领导重视。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启动至今,学校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任副组长,教学骨干为组员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改实验培训、指导、评价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实验方案》《厂街中心完小课堂教学评价表》管理跟踪教学过程。
三、注重实验过程的管理。
1、制定了《教师培训制度》,教师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定成必修学分。对派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必须组织培训学校教师或承担公开课的教学任务。将教师外出培训提高与学校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做到每周一次小教研,每月一次大教研。
2、建立教师互听互评听课制度。校长主任每周必须听课一节,教师每学期必须听课10节,听课结束必须与授课教师交流,以期共同提高。
3、认真做好教师教育教学设计的编写指导,将以往的“双基”目标全面转向“三唯目标”,同时做好教后反思。对各种教学业务由教导处按时检查收集归档,纳入学校过程管理。
四、产生阶段性的实验成果。
1、改革评价方法,突出管理的激励性。教师从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评估,探索学生采用“等级 特长 鼓励性评语”式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2、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合格的特长生,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作文、美术、音乐、篮球、书法、舞蹈、乒乓球等课外活动项目,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扬其特长,发展个性,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
3、强调质量意识,确立质量目标,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力求各科成绩位居全乡前3位。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我们必须抓住,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改革出特色的管理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尽快构建起具有我校特色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引领我乡课程改革的进程,对照《永平县基础教育课程实验示范学校评估方案》自评得分94分,自认符合申报条件,特此申报,请予认定。
【第14篇】实习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
实习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实习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20xx年10月8日 我选择自主实习来到和平中学进行为期2个月的教育实习,在学校领导和各位体育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完成了由学生向教师的华丽转身。这一路走来,颇多留恋,诸多感慨。在实习期间,我既是学生,又是教师。作为学生,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作为人师,我兢兢业业,倍感骄傲。我付出了很多。收获了更多。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和平中学体育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和平中学体育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体育教育的情况。 我所在的实习学校是一所镇高中——和平中学。和平中学始建于1919年秋,是我县历史最久的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校风的重点中学。九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信任支持下,作为和平教育的领跑者,和平中学始终坚持锐意进取,抢抓机遇,不断完善的奋斗精神,本着为全县父老服务的意识,向各高校输送了数万名优秀的和平学子,圆了无数山区孩子的大学梦。学校规模较大,和平中学有个校情,人数特别多了,一共有60多个班每个班60多个人,每节课就有八九班上课。
该校是河源市的一所重点学校,近年来生源增多,由于经济的影响,河源地区对教育的投资较好,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体育设备,较齐全,该校学生的体育成绩中等,基础薄弱,班里学生体育水平得到提高,两极分化逐渐减小。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体育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强度大的内容,以便学生达到运动量,达到有运动负荷的目的。调查中有的体育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体育锻炼不是很重视,尤其是田径类,认为体育锻炼跟学习成绩没有多大的影响,和其他身体素质好的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体育锻炼辛苦,就算坚持一段时间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练力量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练的。因此上课要多样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可的兴趣,特别是多做游戏代替枯燥的素质训练,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刻苦训练才能出成绩,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新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该地区也较难普遍使用,因此,老师们仍然保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体育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体育成绩提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 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中考体育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短跑和弹跳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就是跑和跳,而且学生对跑和跳简单容易成绩比较容易上去。调查中,大 部分的教师采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重复的跑、跳,然后在原地做辅助练习,很少有老师采用游戏的教学手法,多是位移的跑跳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提高体育成绩。而技巧教学则相对薄弱,只注重跑跳,而对学生的兴趣不太注重。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活跃。老师说本校的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
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控制能力较差,游戏的应用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体育课的情况。
在调查中, 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体育不感兴趣,不想上体育课。他们认为体育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上,以前上体育可放羊式,到现在的专门训练,心态上还没有完全接受,只是应付中考体育。学生对游戏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游戏过量,造成运动量上不去。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游戏方法太土,因此影响了对体育积极性。 调查中,学生希望体育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体育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努力去训练。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有的学生说上体育课就训练没有其他知识学到的,只是训练跑跳的内容,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体育兴趣就会有所下降了。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劳逸结合,不单单局限于体育成绩。
大部分学生喜欢那种体育课开心而又有运动量的体育课,体育老师不爱大声批评学生的,能够和学生很好相处的老师,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即使是体育成绩差的学生也这样,这种愿望甚至比其他学生更加强烈。他们希望老师多了解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宽恕他们的叛逆心理,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是老师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去对待他们。而且,有的学生还喜欢关注老师,对老师的衣着,对老师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感兴趣。看来我们做老师的要好好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自己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另外,有部分学生表示,对体育考试的内容难以理解。我觉得体育考试无非就是体现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摆了。该校放学时间为5点20分,6点50分又要上课,由于较晚,学生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大多数学生回去就冲凉和吃饭,然后回教室上课,这也是造成体育成绩不好的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喜爱的项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体育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篮球赛之类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做游戏、创新的教学,而不仅仅是跑跳上的枯燥运动。多说关于体育的名人故事已经具有教育性的例子。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兴趣,添加多点的体育设备让学生除身体素质外,多练技巧性的运动,培养学生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能通过体育的教学使学生应用到生活当中。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体育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认真练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 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 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体育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 更好地展开。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但愿我的想法能变成现实。
最后对在本次调查中给予支持的老师们、学生们表示感谢!
【第15篇】基础教育五项专项整治自查报告
为确保全县校园安全稳定,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重庆市xx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渝教督〔xx〕12号)要求,开县教育委员会、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印发《关于开展学校安全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开教督〔xx〕17号)文件,于 3月16日至4月10日,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现将督导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学校校点多、面广量大,涉及公民办高中、初中、小学(含村校)、特殊教育学校、中职学校、幼儿园(含附设园)共714所。县教工委、县教委、县政府教育督导室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全县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及时部署工作,责任落实到人。采取“四级督查”(学校自查、片区督导中心检查、片区交叉督查、五大专职责任督学组随机抽取督导)、重点督查和随机督导等方式,紧紧围绕安全教育及应急演练、日常安全管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五大重点领域进行了认真细致地专项督导,促进了全县学校在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基础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安全工作稳中求进、规范运作、深入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措施
(一)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作用。落实校级督导室、十三个片区督导中心和五大专职督学责任区的“三级网络”督查机制,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作用。一是学校自查。3月20日前,各校按照文件要求切实开展自查整改,并形成自查整改报告。二是片区排查。3月20日至3月26日,各片区均衡发展(督导)中心在开学检查的同时,重点对安全督导的五项内容(安全教育及应急演练情况、日常安全管理情况、交通安全情况、食品卫生安全情况、消防安全情况)全面开展专项排查,并于3月31日前,以片区均衡发展(督导)中心为单位,将辖区内校(园)的自查整改报告和均衡中心的排查报告统一报送到县教委安稳科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综合科。三是县级专项督导。3月28日至4月10日,县教委、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片区交叉督导组以全覆盖方式和五大专职督学责任组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同时展开对学校的县级专项督导。督导结束后,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向被督导学校反馈督导意见,公布督导报告。
(二)实现全县学校、校点全覆盖。本次督导,一是要求13个片区均衡发展(督导)中心加强对辖区内独立完小、村校(教学点)、各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重点排查;二是要求五大专职督学责任组在随机抽取时,规定不少于20所学校(含中职、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等不同类型学段的学校,其中农村学校(含教学点)不得少于6所,民办中小学不得少于3所、民办幼儿园不得少于3所),以实现全县学校安全稳定大排查的“全覆盖”。
(三)采取片区督导中心“交叉督查”。全县13个片区督导中心,分成13个片区交叉督导组,各组3人(片区督导中心主要负责人带队,1名片区安全专干,1名素质高、熟悉业务、作风过硬的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或安稳办主任),通过现场抽签,分赴被督导片区的学校认真进行督导,各片区被督导学校积极配合交叉督导组开展好交叉专项督导工作。
(四)严格“四不两直接”工作纪律。县级安全专项督导,采取“四不两直接”(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的检查方式,直接到相关学校开展督查,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决不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三、工作成效
(一)责任到人,打造校园安全管理新局面
1.树立“一个观念”,做到“四个同步”。全县教育系统牢固树立“一丝不苟保平安”的观念,严格落实“一岗三责”(管事管人管平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抓细抓实抓常,做到校园安全与教育管理“四个同步”,即: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问责。
2.构建“一张网络”,确保“三个覆盖”。一是实施“三纵、四横、五立交”安全管理网络。“三纵”指教委-片区-学校的纵向管理。教委实行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它领导“一岗三责”和“分片包干督查工作”的工作机制;片区实施教育均衡(督导)中心与辖区学校安全“捆绑考核”的管理机制;学校落实校长“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制度。“四横”指学校安稳办153人、法制副校长153人、校警150人和校园保安812人的安全工作横向管理。“五立交”指班级学生安全委员和寝室信息员1万余人、护校队1500余人、护学岗xx余人、调解委员会1100人、校外安全义务监督员200余人的交叉立体的安全管理网络。二是做到“三个覆盖”。即全岗位覆盖,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的地方谁负责,谁的工作谁负责”的要求,全员抓、抓全员。县教委与各级各类学校签订《安全教育管理目标责任书》606份,学校与班主任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5948份,班主任与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20余万份。全方位覆盖,让安全管理覆盖学校所有部位和环节,实现校园安全无缝管理。全时段覆盖,实行全时段抓安全,让安全贯穿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时段,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以人为本,构建校园安全教育新常态
1.坚持安全教育“四结合”。一是坚持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强化师生法制观念,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二是坚持安全教育同课堂教学相结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实际渗透安全教育;三是坚持安全教育同德育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四是坚持安全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调节学生的情绪,稳定他们的思想。
2.坚持安全教育“四化”。一是安全教育课程化。将安全教育纳入教育计划,每周开设0.5-1节安全法制教育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经费”五落实,坚持每节课的最后1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二是安全教育常态化。坚持每节课安全铃音和每天安全短信,实施“学校安稳干部、校园保安、锅炉工人、校车驾驶员、食品安全管理员”等各类教育培训100余次;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消防宣传教育日”、“法制宣传日”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700余次;与亚洲伤害预防基金会联合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建立项目学校37所,建成校园交通模拟角37块;统一展出法制宣传展板300余套;举办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500多期次,展出安全展板700余块,悬挂安全标语900多幅等,积极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安全教育。三是安全教育社会化。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小手牵大手”、“万名教师进家庭”等方式,发放安全宣传手册xx0余份,签订《家校公约》20万份,提高了家长的安全意识,明确了家长的监管责任,逐步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及防范工作机制。四是安全演练实战化。健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各类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每期至少开展一至两次应急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季节气候特点等,开展“消防、交通、食品卫生、反恐防暴和寄宿生夜间疏散”等安全应急演练1000余场次,做到练为战用,切实提高师生应急疏散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
(三)防患未然,营造校园安全新环境
一是全面排查整改校园安全隐患。组织各类检查650余次、1500余人次,对460余所学校,开展了“反恐防暴、校舍、校车、锅炉、防雷、食品饮水卫生、视频监控及联网报警系统”等重点排查,累计排查不同程度的各类隐患100余起,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58份,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全部整改落实到位。二是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综合环境。按照“综治牵头、教育公安为主、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原则,由县综治办统筹协调,配合公安、市政、工商、食药、文化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及周边的治安、交通、流动摊点、网吧等各类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出动检查人员500余次,取缔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100余处,关闭周边无证经营的饮食快餐店25家,处理处罚违规经营单位20家,下达限期整改书6份,依法取缔黑网吧16家。三是全力完善校园安全基础建设。安排资金84万元对28所独立完小安装视频监控,安装运行136套视频监控及联网报警系统接入公安平台,将47所新建学校和完小的视频监控接入公安平台(正在实施);投入37.5万元将所有的15台汽水锅炉全部更换为常压锅炉;更换或增添灭火器约xx余具、应急灯约1000余盏;完善维修室内外防雷设施建设100余套。建成“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1所、重庆市示范校警办3个、重庆市平安校园165所、重庆市气象敏感单位156所、县级“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b级达标单位”40所、县级“交通安全示范校”2所。
(四)有的放矢,把控校园安全新形势
一抓日常安全。一是切实加强门卫管理,严格做好外来人员和车辆登记及验证工作,坚决杜绝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二是严格实行值周领导、教师及内保组织巡查制度,坚持放学前20分钟到校门口巡查。三是加强课堂教学安全。每堂课上课前必须清点学生人数,对缺席学生及时反馈跟踪,物理、化学实验课和体育教学的教案要有安全防范措施方能上课。四是严格落实楼道安全管理制度,合理划分进出和上下区域,错时整队放学,落实就近教室上课教师配合楼层疏散引导员负责指定位置值守疏导。五是加大对特异体质和心理异常学生的排查建档,定期开展谈心对话,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必要防护措施确保安全。六是加强对住宿生的管理,做到生活指导教师入住学生宿舍,严格落实进出登记、晚点名和巡铺巡查制度等宿舍管理制度。
二抓交通安全。一是抓好交通安全养成教育和日常管理。教育并严禁学生骑摩托车、电动车和乘坐农用车、报废车等非法客运车辆上下学;严格落实车辆登记、限速、禁行和停放制度;学校联合公安交通部门在校园周边派员上路维护交通秩序4000余人次,改善学校周边交通标志和道路安全基础设施200余处;发放《致全县学生和家长的交通安全公开信》等宣传资料15万份。二是教委与亚洲伤害预防基金会合作开展“珍爱生命,安全步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项目。年投入43万余元,培训了道路安全培训师10名、教师100余名,将道路交通安全课排入课表,发放道路安全教材5万余册、宣传资料500余套、小黄帽53650顶,设置了“交通模拟角”37块,在全县学校推广“步行巴士”活动。三是严格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严把校车准入关,联合交巡警定期召开校车安全管理培训会,加大对校车查处力度,查处校车超载行为2起,把对校车的监管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普惠性幼儿园认定等工作“一票否决”项。
三抓溺水安全。坚持每年开展以“预防溺水、珍爱生命”为主题的预防学生溺水事故专项行动,下发《进一步预防学生溺水事故》。把4-10月份定为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常态时段,片区内临近学校、社区建立巡防联动机制,开展预防溺水巡逻5万人次,加大校园周边危险水域排查力度,积极配合属地政府完善警示标志、标牌xx余处,通过县电视台、开州时报等媒体发布《预防学生溺水倡议书》。
四抓消防安全。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和“户籍化管理”。对教学楼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通电线路和消防设施设备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积极开展消防“五大行动”,加强师生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假期学生消防作业,开展消防联合检查800余次,整改29处,组织开展消防业务培训、消防综合演练400余场。
五抓食品卫生安全及疾病预防。一是坚持“六个严把”,杜绝学生食物中毒。即严把健康检查关,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签订《食堂食品卫生责任书》;严把食品采购关,严格落实定点采购、索证、索票和登记制度;严把食品贮藏关,严格登记入库,食堂库房安装视频监控、防盗门窗,专人专锁;严把食品加工关,落实工作人员着装和操作制度,不制售凉卤菜、四季豆,不供应隔夜剩菜、剩饭;严把消毒关,按标准程序对餐饮具进行消毒,做到专柜保洁存放;严把食品质量关,严格落实留样、尝餐制度。二是普及卫生知识教育,严防传染病发生。大力开展卫生知识教育,抓好春秋季如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肠道疾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严格实学生晨午检、传染病隔离治疗、疫情报告、持属地卫生防疫科“返校证明”复课等制度。严防群体性卫生事件发生,发生疫情,按规定和程序及时报告。
四、主要问题
(一)少数学校安保力量还需加强。目前,我县校园保安812人,配置校点366个(含民办),校园保安素质有待提高,且女性保安比例应还需降低;少数校园防暴器械还比较薄弱,视频监控安装年数较久,图像不清晰。
(二)少数学校校园周边环境形势仍较突出。城区学校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现象仍存在;农村学校三轮车、摩托车等非法客运车辆拉载学生仍存在;少数学校周边流动摊点多;少数校园周边无减速带、限速及学生出入警示标志等。
五、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校园安防。增加财政投入,加强保安力量,强化保安队伍建设,提高保安队伍素质;学校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水平;完善校园内保组织,落实护校队、护学岗、错时放学和整队出校等制度。
(二)进一步加强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建立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县综治办牵头,落实属地政府的监管责任,政府、各相关部门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实行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防止整治一次管一次,不整治就反弹的现象;加大对农村学生上下学安全的投入保障,增加客运运力,完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