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阅读教学开题报告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14篇优秀的阅读教学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教学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阅读教学开题报告 第2篇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有效生成开题报告 第3篇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课题实验开题报告 第4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调查报告 第5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第6篇学生阅读教学调研报告 第7篇语文阅读教学学习考察报告 第8篇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第9篇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参考 第10篇高中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对比测试调查报告 第11篇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第12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研究调查报告 第13篇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有效生成的开题报告 第14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研报告
【第1篇】阅读教学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是以几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也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觉得越来越不会教了,这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首先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集中地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阅读课是以篇文章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结构的统一整体。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改善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得少、速度慢、效果差、费时多)的这一现象已刻不容缓了。可以说,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因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基于以上问题,为了努力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轻负高效”阅读,我们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限度的提高。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不需要教。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时间、结果、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能浪费时间;二是要提高单位时间学习质量。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伴随学习活动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综上所述,本课题是研究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具有明显优化特征的行为方式与行动途径。也就是为了达成教与学的目的,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而在对教与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与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具体来说是通过“有效使用教材策略”、“有效备课策略”、“有效上课策略”、“有效评价策略”等行为方式实现有效阅读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效能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密切关注。国内外有识人士认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有效阅读教学主要研究环境变量(学习活动的环境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的成功与否有一定影响的特征)、过程变量(师生的课堂行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的成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结果变量(教师所期望的及教师拟定教学活动计划所依据的、可用有效教学的目标和标准加以衡量的教育成果)等。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理解,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建立起来的实质性的联系,强调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为理解而学,教师为理解而教。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教学”的真正含义在于“教”学生如何“学”。有效教学并非只是讲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教了多少知识,而应注重关注一段时间内学生学到了多少,学会了多少,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去发现学生需要什么,需要教师做什么。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拟分学段重点进行如下研究:
低段:
⒈阅读兴趣的培养;
⒉预习习惯的培养;
⒊随文识字能力的培养;
⒋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中段:
⒈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
⒉概括能力的培养;
⒊质疑能力的培养;
⒋积累好词佳句习惯的培养。
高段:
⒈略读、浏览等读书能力的培养;
⒉深入理解重点句段,领悟文章思想感情;
⒊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
⒋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以上内容,由各位实验教师结合个人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对教师的阅读教学行为分析,对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率跟踪调查,对典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例分析来研究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理性地研究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具体策略,让教师在课堂教得轻松、自信,让学生在课堂更加会学、善学、乐学,学得深入、有效,。
⒈探索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⒉在所在学校形成阅读教学高效性研究的氛围,带动学校青年教师形成一支较强的语文教师队伍,提升所在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⒊通过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⒋努力建立一套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机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在总课题《教学多样化与素质教育》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问卷调查法、因素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为辅。
1.因素分析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低、中、高年级各选部分班级,在语文学科进行实验。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把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尤其注重实践者也要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要及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在这里,课题组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本课题组研究的实践者,同时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者。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把研究的结果及时运用于实践。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研究实效。
4.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全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5.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从2023年5月份开始进行研究,拟定为两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23年5月—2023年6月)
1.成立校课题研究组,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职责落实。
2.召开课题小组会议,研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3.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初级培训,完成课题前期相关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23年7月—2023年2月)
1.召开课题实施研讨会,开展课题的实质性研究。
2.课题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交流讨论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困惑和感悟,总结上一阶段课题实施情况,布置下一阶段课题研究工作。
3.课题组每一学期召开一次校级研讨活动,对课题的实验和研究做一次全面的探讨。
4.及时开展教师和学生成果汇报活动。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23年3月—2023年7月)
1.检测研究的成果,进行全面调查。
2.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实验成果的提炼与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3.召开结题会,作好反思,上报实验成果。
八、课题组织:
1.课题主持人:孙剑 校长 全面负责管理研究过程,参与课题研究工作。
2.课题组组长:欧阳梅 副校长 撰写方案、主持研究、分配研究人员的研究任务 。
3.课题组成员:
徐 赟 副校长 负责课题理论指导和课题研究制度建设。
邓 勇 主任 负责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收集及整理 。
涂婉花 语文教师 负责课题前期问卷调查、分析材料准备。
徐梅花 语文教师 负责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闵秋红 语文教师 负责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潘新莲 语文教师 负责课题各阶段的计划与总结。
闵尚辉 语文教师 课题活动会议记录及上交的相关材料。
胡 凯 语文教师 负责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收集整理及电子文档处理相关工作。
九、本课题的成果形式
1.撰写研究报告。
2.撰写《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研究》的调查报告。
【第2篇】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有效生成开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下不断生成,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这一结论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认同,因此大家竭力在课堂中追求开放性和生成性。然而,纵观当前语文课堂,尤其是阅读教学课堂,又有多少是有效的?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下诸多现象:如教师课前备课无预设性,在课堂随意发挥的随意性生成;赶时髦,形式化的盲从性生成;上课时照本宣科的闭塞性生成;一味迎合学生,游离主题的无效性生成;为读书而读书的低效生成;因提问不当导致的低效生成;甚至还有的教师为“生成”而“生成”,放弃了正常的教学内容而产生的乱生成,等等。像这些没有经过学生认真思考、缺乏对智慧挑战的泡沫生成,不仅使教学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不良的影响与消极的作用。
“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了发展的空间”(叶澜语),针对这种种问题,本学期我们低语组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有效生成”作为研讨课题,希望通过对阅读教学课的大量观察分析,寻求导致课堂生成无效或低效的“致命因子”,探求有效生成的教学策略、方法及评价标准;希望通过“有效生成阅读教学”的研究,推动教师回到“研究”状态,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拥有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使得各种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效生成”。
二、课题的界定
1 、“有效性”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关键指标。它包括如下三重意蕴:一是“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率”,即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大;三是“有效益,”指三维目标有效达成。这里的有效性,不仅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还应体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体现师生个体生命的价值,以生命成长和发展为终极目标。
2、 “有生成的阅读教学”一方面是指师生在学习互动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有效地实现了预设目标;另一方面是指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是师生智慧火花的体现,它不但给人以始料未及的体验,而且超越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有生成的阅读教学更强调生成的意义与价值,强调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是否获得了发展。
三、研究内容
子课题
研究人员
研究班级
《在移情体验中体现有效生成的研究》
姗姗来迟
(3)
《有效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
心平气和
(5)
《把握课文整体体现有效生成》
有凤来仪
(1)
(9)
《在品读词句中体现有效生成》
小金子
三
(3)
《让预设与生成在阅读教学中精彩相约》
小溪里的鱼
三
(1)
《在声情并茂中体验有效生成》
木丝
【第3篇】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课题实验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
经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领导小组审批,教师进修学校确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项目,被确立为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第二批规划课题。下面仅就开题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一、本课题立项的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快信息、高科技的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更高的主动性与独立思考水平。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要求我们要通过更为主动、高效的学习来发展自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利用的能力。今天的小学生正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目前在小学六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
在新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和发展之潮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而语文拓展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
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深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向吉林省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提出了“拓展性阅读教学”立项的申请。经过课题规划领导小组的论证研究,于20xx年4月20日正式批准为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第二批规划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学习流程。
拓展性阅读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而对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拓展性阅读的预期效果,我们初步设计了这样一个流程:
(1)明确拓展性阅读的内容、方向,给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3)在教师指导下将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整理。
(4)学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加深对拓展性阅读主题的理解。
2、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类。
(1)资料的收集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书刊、报纸等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以填写“拓展阅读卡”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是信息的初步筛选、收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收集的资料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指导学生进行归类、交流。
(2)资料整理归类
在学生收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整理归类信息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的进行指导。
3、检查落实
给学生制订读书计划,设计“拓展阅读卡”,里面要填写的内容:阅读时间、书名、作者、优美词句摘录、主要内容、收获与感想等。并且在阅读量、质等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每日安排文章阅读。篇幅:低年级300字左右,中年级800字左右,高年级在1000字左右。文体安排:低中年级以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为主,高年级逐步扩大范围。
低中年级学生课外读物可由老师指点或推荐,高年级可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师通过定期检查“阅读卡”,了解学生拓展阅读的执行情况,并督促学生完成定量定性的阅读任务,养成习惯,锻炼学生的拓展阅读意志。
4、展示成果
让学生定期汇报阶段性的课外阅读成果,使其相互借鉴,表扬先进,鞭策学困生。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固定园地,让学生展示成果。例如:古诗擂台、美文点评,中外名人,知识集装箱、身心保健、先看后说等。这样,既激发学生开展拓展阅读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其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
1、珲春市一小作为本课题的实验学校,被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确定为“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学校几年来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承担了吉林省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学校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学校拥有一个藏书十几万册的图书馆,并且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查阅书面资料非常好的渠道。而且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提前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同时开设了微机课,为学生拓展性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学习,四、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很多学生家里也配有电脑,为学生的拓展性阅读提供了便利。
3、本课题负责人承担全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市实施以来,多次组织全市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培训及研讨活动,极大地推动了课程改革的进程。2023年,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研员。
参研人员中,张桂艳老师是教师进修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董丽红、刘春霞两位教师不但是学校的教学研究管理人员,而且是吉林省科研型骨干教师。张世花老师是州级名师,郝丽媛和宁玉参两位老师是州级骨干教师。她们都是我市小学语文教学骨干,是善于潜心钻研的科研型教师。
4、课题组一定会紧紧依靠顾问组,形成合力,协作研究,攻关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实验组织机构。
2.定期召开例会,研讨,听取实验教师汇报。
3.按时培训实验教师。创造条件为实验教师提供各种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增强信心,提高素质。
4.实验教师按时写教学反思,积累资料,及时获得信息及反馈。
各位领导,老师们,基于上述各种情况,我们有信心,在我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的直接指导下,在珲春市一小李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及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4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练笔训练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作业训练却能在习作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借鉴、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为了了解我校高年级学生的习作现状,分析学生习作水平,了解课堂小练笔作业训练的情况,从而使课题研究有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找准方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特精心设计问卷,开展本次调查。
调查对象:
我校五(1)、六(1)学生。
调查内容: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关小练笔作业训练的情况,学生对小练笔作业训练的兴趣,学生现在的习作水平等。
调查方式:
用问卷星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2023年1月13日
调查分析
本次通过问卷星对五(1)、六(1)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答卷共88份。通过调查分析, 97%的学生对小练笔训练感兴趣,其中17%的学生有兴趣但写不好。有3个学生没有兴趣,不想写。78%的学生认为小练笔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只有2个学生认为没有帮助。通过结果分析学生还是很喜欢小练笔训练的。认为它对于自己的习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那么开展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可行的研究。
98%的学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调查中只有2人无所谓。学生的写作现状是只有26%的学生能享受写作的快乐,10%的学生有很大困难,不会作文。61%的学生有困难,写不好,内容不具体,语言不生动。作文平均字数达到高年级作文水平的有78%,一部分学生作文字数不够,通过分析可见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亟待提高,他们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写作的积极性。关键是找到提高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小练笔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课文中学的写作方法不会在小练笔训练中应用。34%的学生没有做读书笔记,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42%的学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只有34%的学生坚持每天读课外书。通过分析大部分学生没有好的阅读、写作习惯。不重视阅读积累和习作训练。
通过本次调查的结果比较,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学生感兴趣的方法,现在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亟待提高,学生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亟待养成。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训练,要加大方法指导。让小练笔落在实处,起到练笔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第5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2023年关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2023年关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当今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开展?其效果怎样呢?为此,我在平安县平安镇东村小学进行了实习教学,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并搞好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阅读教学没什么好的方法,带领和要求学生读书就是了,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实际上,在读的方法和读的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应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不然学生乱“吃”一通吃坏了肚子那就麻烦了。
我对平安县平安镇东村小学三至六年的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材料、阅读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掌握了一些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阅读兴趣不高。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另外,从同学们的阅读时间上反映出,同学们平时上课期间的阅读较少。说明同学们学习负担过重,这也应该是同学们不很喜欢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学们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大多喜欢故事书,对其它的书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记和生活书籍等。虽然,这不能说不好,但我想我们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积极的引导,把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健康书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据了解,小学生大多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都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他们对文学作品故事的了解,大多都是从电视剧中得知的,如,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第三,阅读数量不够。从该校的情况来看,进行了课外阅读的`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很感兴趣的课外书,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环境,语文教师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二是和现在的考试制度关系密切,个别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这也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第四,阅读环境较差。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构成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家长文化素养高,爱看书读报,对学生能起到积极而良好的影响。所以,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坏与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文化素养很有关系。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文化氛围浓,书籍报刊丰富,那么学生有书可读,其课外阅读状况就好,反之,则无书报可看,课外阅读只是纸上谈兵。另外学生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爱读书看报,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反之,学生家长文化素养低,爱好庸俗,不读书不看报,沉醉与打牌酗酒,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阅读教学的策略及措施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对待阅读的问题上,有的领导和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我认为,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对待阅读教学 。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如安排好阅读所必须的时间,指导好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书籍的购买等。没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没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对于阅读材料的准备,可以让大家捐一点组成班级图书角,自己买一点互相交流着阅读,去学校图书室借书阅读等。另外,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作为学生的家长还应给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带头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与自己的子女交流。
(三)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除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四)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为了更好地搞好我们的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第6篇】学生阅读教学调研报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想象力特别丰富。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低年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特从20*年*月至20*年*月期间在所任的一、二年级(4)班进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专题探索。在学校领导和级组同志的帮助和关怀下,两年来,专题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虚心学习,积极进取,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学能力。
对于这个专题,我满腔热情,全情投入,因为我深深地认识到,能承担本项专题探索任务,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和重视,也是锻炼自己能力的好机会。我不满足自己现有的大专学历,刻苦自学,20*年参加成人高考,经广东教育学院录取,攻读汉语言文学本科,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为了做好教学工作,我深入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研读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的教学专著和丁有宽的教学理论,还有杂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教学书籍,吸取书本知识,借鉴他们的成功教学经验,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的教学规律和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题实施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二、 优化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因材施教,面向学生的发展。
根据实验课题,我认真设计每一节阅读课,不断尝试、小结新教法,探索一条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路子,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上探索、创造,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搭配,选拔小组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不断修改、综合意见,学会交流。
2、把握语文课的特点,扎扎实实让学生练好听说读背书的基本功。注重指导学生“读”,通过“读”而有所启发,使学生在稳中谋发展,在实中求创新。
3、尊重学生和个性差异和独特体验,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主动探究,自我成长。
刚接手这个班时,同学们普遍回答问题声音小,未够大胆响亮回答老师的问题,更不用说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谈心,亲近他们,乐于听他们的心里话。在课堂上学生说得不好的就耐心引导、启发;说得一般的就鼓励他说得更好一些。“你的想法真奇妙,请大胆地说一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说得太棒了!”“你有不同的看法吗?请说出来。”“请把你的问题提出来。”“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请大家讨论一下他提出的问题。”这是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话语。经过我的努力,同学们上课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小宇同学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小宇同学十分内向胆小,一说话就脸红、结巴,同学们的讥笑,令他更抬不起头。由于少开口说话、读书,成绩在七八十分之间徘徊。我和他谈心、交朋友,发现他思维能力强、记忆力不错,他也乐于亲近我,对我说说心里话,在交谈中我还发现他吐字清楚,我鼓励他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创造机会让他表现自己,在课堂上我主动提问他,耐心引导他,有微小的进步就大力表扬,并让他带同学们早读,当学习小组的组长。渐渐地,小宇同学说话流利了,脸上笑容多了,增强了自信心,小宇的学习劲头更足了,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和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参加课本剧的表演,十分出色,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达到了99分。
三、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创新能力提高了,促进了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我在工作中勤教勤学,多方取经,每次外出听课学习后,我都乐于上移植示范课。两年来,我先后为校、片上了两节阅读示范课,得到听课者的好评,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第一学年期末,我结合教学实践和心得体会写下了教学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荣获台城镇二等奖。第二学年期末,教学论文《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初探》荣获中国小语会江门市二等奖。
自专题探索实践以来,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的多了、回家后主动看书看报的多了、敢说会说的多了。学生思维活跃,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各种兴趣活动:自编故事比赛、想象画创作、诗歌朗诵、诗配画展览、编谜语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生黄嘉琪同学创作的故事连环画荣获中华杯少儿绘画金奖。黄菁雯同学的想象作文《雨天随想》和李逸诚同学的实践作文《学煎荷包蛋》入选第十届全国儿童书画写作大赛优秀作文选。
【第7篇】语文阅读教学学习考察报告
——阅尽高山始为峰 读书千卷功自成
本月28至30日,跟随区学习考察团赴潍坊进行了为期3天的语文阅读教学学习考察。不仅受到了冲击与震撼,更见识了一种别样的天空。
语文教学向来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什么是“语文”?就在这本应不是问题的问题上,恰恰问题就很不少——专家、学者、名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怎样教语文,不仅有流派,甚至有帮派。面对纷纭复杂的状况,对于普通语文教师来讲,真的可以说:你不说我还明白,听您一说,我倒是糊涂了。
就是带着这样的困惑,踏上了学习考察的征程。
傍晚时分,抵达潍坊。晚餐草毕,集于一堂,听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李秀伟老师的报告。名之曰:润泽语文的生命。
李老师无愧专家,上下三千年,纵横八万里,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不一而足……
洋洋万言,我却未得其旨,岂不悲乎?对于其“语文乃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观点,略明其意。“工具性、人文性、发展性”的统一,也表赞同。然其可谓语文之特点乎?数学、历史可属其类否?静学语文、默识语文、升华语文、涵泳语文……语文之繁,比于周身之帛缕,仓廪之粟粒,若何?
带着满脑之思考,听着如雷之鼾声,近乎彻夜未眠。倒是接下来的学校之行,让我拨云见日,略略清醒。
潍坊市青年路小学,实施“追本务实的语文主题实验研究”,循着“自主学习、日积月累、展示交流、丰富拓展和同步练笔”的路径,丰富图书资源,开发、配置实验教材,并总结梳理出“课前、课堂、课后、家庭、实践”等语文学习活动的程序操作内容,让我对他们“做什么”和“怎样做”,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做的怎样”则通过《安塞腰鼓》和《矛和盾的集合》两节课由教师的执行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状况体现出来。让我初步认识到他们的语文课是“这样”上的。
潍坊北海学校的《领略英雄的风采》一课,处理了有关岳飞、林则徐、邓世昌、文天祥的课文,并补充学习了艾青的诗作,没有蜻蜓点水之感,殊非易事,值得学习与研究。这种大容量的学习,对于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益,必定很有促进。
汤校长“反三归一”的学科理解,数量积累——规律把握——能力提升的课程学习路径的认识,让人颇受启发。系列开发(或选用)的配套学习材料,说明他们的研究,已经非常成型。
其针对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段而进行的学科课程整合,体现出令人敬重的胆识、责任和智慧。学习内容“加减法”的运用,卓有成效。“不规范”的办学,取得了令人瞠目的成果,对于“规范”办学的教育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应该不仅是启示,还有冲击。不出圈子,却想着收获圈子以外的东西,岂非奢望?
宏观的思考与架构,中观的设计与执行,微观的细节与关注已经成为动态而有机的系统,给我留下的不仅是深刻的印象,更有改革的勇气和成就发展的责任。
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学校,用我们的话来说,是属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学校规模不小,但学生多是农家子弟。但真正让我钦佩的,恰恰是这里的孩子。言其口若悬河、出口成章,似乎并不太过夸张——习惯于强调生源状况的人,面对孩子们课堂、课下的表现,应该汗颜、无言。
是什么,成就了这里的孩子呢?我说不准确。但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实践,应该是问题的方向。
整体预习和整合授课的两节课,给了我较为明确的启示。初步梳理一下,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出这两种课型的基本执行程序。
一、单元整体预习,求整体感悟
1.自主识字,扫清障碍;
2.了解内容,明确主题;
3.关注习作,提前放题;
4.准备资料,丰富资源;
5.确定重点,以学定教。
二、实施整合授课,以提高效率
1.预习汇报,质疑问难;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拓展阅读,巩固运用;
4.领悟表达,读写联系;
5.回归整理,提高能力。
还有第三步,因时间关系,未得见到:单元整理回归,巩固提高。
这样,课程实施就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系统。既相对宏观,又局部深入,还有整体的巩固提升。对于保障学习效果,应该能够有力支撑。事实上,两节课的学习、指导方式,特别是学生学习状况与学习水平,已经很好地放映了他们的生成。当然,这种相对成熟的呈现背后,或者说在生成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训练、指导,面对具体问题的研究、破解,是少不了得。关键是他们成功了。
至此,再回归李秀伟老师的讲座,方明白其良苦的用心。语文本来很复杂——百种流派,千般面孔;语文可以很简单——多读、多练,抓住规律。这不就是青年路的“追本务实”吗?这不就是北海学校的“反三归一”吗?这不就是坊子实验学校的“单元统合”吗?这不就是北海双语的“内挖外展,拓展积累与训练”吗?
秀伟老师“欲纵故擒”、“欲明先惑”,真高人也!
我一直以为,语文学习,当然也是语言学习。既是语言学习,多读、多背、多写、多练,恐怕一个也不能少。语文的工具性,不仅说明她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语文本身的工具。语文学习应该遵循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同时注意体现自身的特点。至于人文性和发展性,我还没有发展有哪个学科不具有这样的属性呢。
这就是我,一个外行貌似内行的收获与思考。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应该不是胡言乱语。
至于说如何干,不能立等即得。我需要和万清主任、其他同事,学习、消化,分析一下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但,改革,是不能回避得了。初步的思路是,选择一两位教师,先做起来,逐步扩大,然后再整体推进。
谢谢教科室、教研室,有时,给个窗口,也是一种指导和支持。谢谢!
【第8篇】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吐鲁番市胜金乡汉回学校语文教研组及全体小学生
调查时间:200×年×月
调查目的:
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0×年×月
调查内容: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
调查单位: 吐鲁番市胜金乡汉回学校
调查人: 刘建飞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我们的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迅速提高。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储备情况;
2、师生对学校开设语文课外阅读课的认识;
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4、语文课外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5、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作用。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问卷调查在吐鲁番市胜金乡中心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达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口头询问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等,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师生座谈结果显示,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
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普遍陈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题海战役”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无书可读,也没有时间读书。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也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既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为应付方方面面的考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背诵大量的优秀作文。调查结果显示,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人手一册《优秀作文选》,拥有率高达98.2%。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问题
2 、厌读。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家校联手,为学生推介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原有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明显不平衡。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
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根据市教研室对课外阅读的总要求,以《课外美文》、《阅读大综合》、《小学阅读》(素质教育小丛书)、《小学语文必背及精读古诗文选》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要求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西游记》等少儿故事、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二)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具体地说,第一、二学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三学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读的目标、掌握读的层次、指导读的方法、抓住读的时机、变换读的形式和完善读的检测”。
(三)以研促教,探索课外阅读教学创新模式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缘于疑,要培养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的质疑解难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按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读”文章的有关部分,以默读为主,最后以口或笔自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挑战自我、挑战同学、挑战教师)和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外书、请教等)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激发学生课前收集阅读材料,课后依据课文内容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平道路。要“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解放,教师把花在多余分析、讨论、提问、机械练习上的时间省了下来,还给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如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预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技能,才能由过去传统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活化课程,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语文能力。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此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1、要创造性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碰撞,从而体验到语言的张力、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质。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要把握“适度原则”,谨防因为课外阅读,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读书笔记的书写,要“轻形式,重实效”。学生可写、可摘、可画、可剪、可贴,千万不可因为“强调写”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指导能力。课外阅读课程能否发挥最大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激活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实现课外阅读教学的“双赢”。
总之,经过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我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我认为课外阅读应该是一中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的确立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9篇】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参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参考
调查时间: 200×年×月
调查内容: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
调查单位: 吐鲁番市胜金乡汉回学校
调查人: xxx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我们的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迅速提高。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储备情况;
2、师生对学校开设语文课外阅读课的认识;
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4、语文课外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5、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作用。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问卷调查在吐鲁番市胜金乡中心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达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口头询问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等,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师生座谈结果显示,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
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普遍陈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题海战役”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无书可读,也没有时间读书。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也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既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为应付方方面面的考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背诵大量的优秀作文。调查结果显示,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人手一册《优秀作文选》,拥有率高达98.2%。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问题
2 、厌读。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家校联手,为学生推介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原有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明显不平衡。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
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根据市教研室对课外阅读的总要求,以《课外美文》、《阅读大综合》、《小学阅读》(素质教育小丛书)、《小学语文必背及精读古诗文选》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要求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西游记》等少儿故事、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二)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具体地说,第一、二学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三学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读的目标、掌握读的层次、指导读的方法、抓住读的时机、变换读的形式和完善读的检测”。
(三)以研促教,探索课外阅读教学创新模式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缘于疑,要培养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的质疑解难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按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读”文章的有关部分,以默读为主,最后以口或笔自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挑战自我、挑战同学、挑战教师)和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外书、请教等)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激发学生课前收集阅读材料,课后依据课文内容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平道路。要“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解放,教师把花在多余分析、讨论、提问、机械练习上的时间省了下来,还给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如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预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技能,才能由过去传统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活化课程,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语文能力。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此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1、要创造性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碰撞,从而体验到语言的张力、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质。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要把握“适度原则”,谨防因为课外阅读,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读书笔记的书写,要“轻形式,重实效”。学生可写、可摘、可画、可剪、可贴,千万不可因为“强调写”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指导能力。课外阅读课程能否发挥最大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激活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实现课外阅读教学的“双赢”。
总之,经过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我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我认为课外阅读应该是一中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的确立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10篇】高中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对比测试调查报告
高中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对比测试报告
自1999年9月以来,桂城中学高一年级全部12个班进行网上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每周一次,90分钟。
凭借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改革语文教学,以助语文素质的养成,这是我校语文“四结合”研究又一新探索。这一探索受到全国语文“四结合”总课题组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谢幼如教授等专家的密切指导,得到南海市教育局、电教站的大力支持和鼓舞。
( 文秘范文整理)
为使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训练更深入有效地开展,为了研究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对培养素质型、创造型人才的影响,特于5月10日作了一次对比性检测,现报告于后。
一、内容与要求
此次检测的内容是学生网上作文。
要求通过测定了解网上作文与传统型作文之区别,涉及到作文速度、内容、表达及有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二、方法与对象
采取对比性测定方法,即任选实验班中的一个班与高二年级进行同时、同题作文。时间均为90分钟。题目只确定范围(话题)《中国加入wto之我见》。选定这个话题的原则是公平性与可行性。中国加入wto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街谈巷议,各种媒体,都有涉及。这样,即使是对比班学生也会有话可写。
测定对象:
实验班:高一(3)班1-30号(注:由于30号缺试,最后只统计到1-29号):
对比班:高二(3)班1-30号。高二(3)班为选修政治与历史的班级,学生以文史见长。
实验班执教者:王耀平老师(一级教师)
对比班执教者:邓忠武老师(语文科组长、南海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
实验班采取网上阅读与写作方式,对比班采取传统的课堂作文形式。对比班作文的训练程序是:教师谈话——提出话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师生共议——学生作文。
三、评价标准
为了便于操作、采用1999年全国普通高考作文评分分项分等标准,稍有改动。原标准中三项指标“内容”、“表达”、“书写”各为25、30、5,由于笔写与电脑汉字输入不易比较,故将书写指标分加入内容指标分中,这样内容与表达各占50%的比例。见下表:
表一 作文评分分项分等标准
内 容 (30分)
一类(好)30-25分 二类(较好)24-19分 三类(中)18-13分 四类(较差)12-7分 五类(差)6-10分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合题 部分偏题 严重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较明 中心不明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有内容
表二:作文评分分项分等标准
表 达 (30分)
一类(好)30-25分 二类(较好)24-19分 三类(中)18-13分 四类(较差)12-7分 五类(差)6-10分
表达方式运用得好 表达方式运用基本合理 表达方式运用较基本合理 表达方式运用较差 表达方式运用很差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不够清楚 结构残缺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够通顺 语言很不通顺
四、评价操控
将受试卷编号(01-30号),由非执教班的四位语文教师分别评卷,评分时各教师间不作交流,采取独立评分法,然后将四个得分相加,取平均分作统计。这样做,可以比较客观地进行评价。通过比较,虽然四位评卷者给分有宽严之别,但在各等级文章之厘定上,四位评卷者都比较统一。如对比班17号文被评为一类文,四个分为58、50、49、52,分别属于每位评卷者评出的最高分;又如对比班01号文被评为3类文;得分为32、24、32、35,均属低分。实验班08号文评分为一类文,得分为44、49、50、55,均属高分数;16号文为二类文,得分为45、45、45、47、,各评卷者所给分非常接近。我们认为,评价客观信度比较高,能够反映作文的真实水平。
五、评价结果分析
作文速度分析
对比班30人平均810字,最多的1060字,最少520字;实验班29人平均916字,最多的1482字,最少的605字。统计结果表明,网上作文速度较快。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熟练的汉字输入者在电脑上输入汉字时,其速度会快于手书者。手书者要求字迹工整,卷面美观,速度受到较大制约;其二,电脑输入信息时可以运用粘贴之法,有关网页上的有用信息可以快捷地载入到作者的文章中,这种优势是手书者不具备的。
作文内容分析
对比班一类文多过实验班(3篇∶1篇),三类文比实验班也多一些(2篇∶1篇),除去这两种类别的作文,那么二类文都是两个受试班的主体,对比班83.3%,实验班93.1%。即是说绝大部分的受试者的文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但是,内容上之差别却是比较突出的。
对比班学生是高二年级学生,并且是选修历史与政治的文科类学生,作文中心明确,能围绕中心加以论述,论述过程中,理性的阐述比较多,据粗略调查,他们用到的政治经济类语词较多,如:“配额”、“机制”、“消费指数”等等。
但是,缺少具体事实性材料。
实验班的学生是在网络阅读的基础上作文,他们的文章内容表现出具体可感性。全部29篇文章中,有22篇(占76%)中运用到了具体的数据;有8篇文章引用了具体的人名及相关言论;有占50%以上的文章用到具体的名称,比如“美国”、“欧盟”、“印度”、“联想集团”、“跨国公司”、“乌那圭回合”等等。
回头看对比班作文,显得比较空洞,原因是对比班受试者作文时只能从平时的视听积累中去搜集信息。而高中学生中有不少人偏重于对事物的结论的把握,往往忽视过程中细节的真实性。
作文表达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对比班表达水平要高于实验班,一类文多于实验班3.1个百分点;而三类文少3.6个百分点;二类文比较接近,但对比班仍高于实验班。现特录一类文各一篇作一比较。
对比班(高二级)莫沫同学:
wto·中国·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之我见
自去年年底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之后,中国陆续与20多个wto成员国达成了入世协议,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入世的谈判进展顺利,中国有望在今年之内加入wto。一旦中国入世,必将揭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篇章,中国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高中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对比测试报告”亚美am8官网的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为一个拥有全球1/4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相当引人注目的。许多经济专家和历史学者都一致认为,曾经是《关贸总协定》(wto前身)缔约国的中国退出《关贸总协定》,不但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历史学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排除千难万险,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在这样的大好前提下,中国更加应该将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结合起来,达到互利互惠,共同进步的目的。正如wto总干事莫尔所说的:“没有中国的加入,wto是不完整的”。事实上在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期间,中国就充分显示出了它在亚洲经济及至全球经济运作中所起到的强大作用。中国不能离开wto,wto更不能没有中国。中国入世之后,将大大提高全球经济的安全性,缓解亚洲经济的压力,有利于东西方经济的合作与交流,全球经济将呈现出令人欣喜的良性循环的态势。
从中国自身的发展来看,入世要求中国降低关税,采取非关税措施,这就意味着中国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必将从国外引入先进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推动中国的价格改革,有利于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生产力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然,任何事物都应以“一分为二”的的观点加以分析。在入世带来的数不清的利益背后也存在着不少隐患。正如有人所担心的,中国电信业以及汽车制造业等民族工业是否会遭受巨大冲击一样,入世将给中国带来什么?是好是坏?许多人们仍然抱以谨慎的态度。但总的前景一定是好的,相信凭全国13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中国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伟大的中华民族崛起之日即将来临!
实验班(高一级)卢启斌同学:喜忧参半
中国在即将进入新禧年的时刻能够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进入新世纪、新禧年的最大的机遇与挑战。
中、美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已经谈了xx年,然而,中国却一直不能如愿。
能否加入wto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的结构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他对中国既有利,也有弊。
先看利的方面:
首先,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直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据预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出口贸易将由1998年的3200亿美元增加至60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将由1998年的450亿美元增加至100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全副珠国民生产总值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年内增长2.94个百分点。
其次,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将有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的特征,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有外资进入的部门和待业不断增加的特征。。据预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高度保护商品的进口将增加102亿美元,服务进口(扣除保险与运费)将增加31亿美元,分别比1997年同类进口增长18.8%和18.6%。因此,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因此,加入世贸在总体上来说是好的。它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忽略弊的方面。
以我看来,入世以后,冲击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更多的企业冗员必然抛向社会,给城市带来就业负担;另一方面,农产品关税的较大幅度下调,也迫使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就业的双重压力,将成为能否保证社会稳定的关键。
有人认为,中国的劳动密集行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工艺品等,以及资源密集行业如锡、钨等金属和煤炭等矿产品,将会出现新机遇。可是,汽车、农业、电信、金融、服务业、半导体等行业,却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入世的的冲击,不只是中国国内的各个行业,在人才市场方面,未来也将展现新的趋势。据有关部门预测,“入世”之后有7类人才会在市场上走俏。教师会重新找到市场定位;熟悉国际法则的律师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懂外语又学有专长的管理人才会特别受到市场欢迎;心理医生会是市场竞争的受惠者;口若悬河的谈判人才绝对有用武之地;优秀的旅游人才有机会为外国人指点山河;能掌握最新信息的资讯业将受到垂青。
依我看,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人们的竞争力。美国和英国在80年代末,随着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美英传统产业的从业者步入失业者行列。政府启动成人再教育计划,通过加大职业培训投资,让失业者学习新的技能。英国政府的“新政”规定,凡是25岁以下的失业者,将被强制纳入“半工半读”计划,即地方政府帮助失业者到公司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在岗培训,同时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家电维修等知识,其间工资和学费由政府支付。如果经再培训后,政府帮助失业者找到工作而不愿从业,则取消失业救济金。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英国失业率降至28年来的最低水平,成为欧洲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从长远看,中国必须彻底改革初、中级教育,把义务教育法贯彻到实处,特别要重视农村青少年的教育。
其次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的来看,中国入世应该是忧喜参半。
莫沫《wto·中国·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之我见》一文结构紧凑,将标题中所提到的三者的关系作了辩证分析,语言通顺,一气呵成,充满了激情,但是材料贫乏,缺力度。
卢启斌《喜忧参半》一文,材料充实,这方面明显优于莫沫一文,但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凑,尤其是第六自然段之后,各段关系松散,甚至出现脱离文章中心的语段。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作者不能准确地筛选有用信息。
错误率统计分析
据错误率统计表,高一实验班学生错误率高于高二对比班的错误率,这说明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及高二学生扎实,这也说明语文基础要靠长期训练。高二学生多了一年学习时间,基础自然应该扎实一些,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每节语文课的质量,逐渐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实验班别字多,一部分是拼音输入法同音所致,如“忧西参半”,“宠儿”(应作“从而”)、“只一”(应作“之一”)等等,如果改为书写,则此类别字可能不会出现。
六、小结
通过检测分析,可以认定语文“四结合”网上阅读与写作,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高中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第11篇】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我们的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迅速提高。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储备情况;
2、师生对学校开设语文课外阅读课的认识;
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4、语文课外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5、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作用。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问卷调查在吐鲁番市胜金乡中心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达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口头询问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等,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师生座谈结果显示,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
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普遍陈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题海战役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无书可读,也没有时间读书。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也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既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为应付方方面面的考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背诵大量的优秀作文。调查结果显示,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人手一册《优秀作文选》,拥有率高达98.2%。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问题
2 、厌读。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家校联手,为学生推介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原有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明显不平衡。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
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根据市教研室对课外阅读的总要求,以《课外美文》、《阅读大综合》、《小学阅读》(素质教育小丛书)、《小学语文必背及精读古诗文选》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要求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西游记》等少儿故事、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二)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具体地说,第一、二学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三学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读的目标、掌握读的层次、指导读的方法、抓住读的时机、变换读的形式和完善读的检测。
(三)以研促教,探索课外阅读教学创新模式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缘于疑,要培养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的质疑解难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按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读文章的有关部分,以默读为主,最后以口或笔自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挑战自我、挑战同学、挑战教师)和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外书、请教等)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激发学生课前收集阅读材料,课后依据课文内容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平道路。要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解放,教师把花在多余分析、讨论、提问、机械练习上的时间省了下来,还给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如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预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技能,才能由过去传统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活化课程,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语文能力。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此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1、要创造性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碰撞,从而体验到语言的张力、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质。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要把握适度原则,谨防因为课外阅读,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读书笔记的书写,要轻形式,重实效。学生可写、可摘、可画、可剪、可贴,千万不可因为强调写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指导能力。课外阅读课程能否发挥最大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激活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实现课外阅读教学的双赢。
总之,经过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我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我认为课外阅读应该是一中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的确立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12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研究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研究调查报告
引 言
我们有理由认为,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语言活动之一。半个多世纪以前,史蒂文斯发现高中教师平均每天在课堂上几乎要问400个问题。弗洛伊德从一个抽样调查中得出小学教师一天平均在课堂里提348 个问题。贝拉克发现,在中学的水平线上,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是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
应。我们的经验告诉自己,无论在哪一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可能是使用最为频繁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故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之优劣,对其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以上的问题和考虑因素本人在研究课题中进行了一次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调查。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12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是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本校五六年级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五六年级共31名学生。
(四)调查步骤
3月15日问卷调查
3月20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3月28、29 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认为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吗?
选a占66%;选b占3%;选c占13%,由此可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课堂提问能有效帮助自己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但仍有极少学生认为帮助不大。看来,从思想上帮助学生认识积极应答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语文阅读课上,你是否主动举手发言?
选a占44%;选b占28%;选c占3%,选d占25%,数据显示,上课愿意回答阅读课堂提问仅占44%,其余学生则显示过于被动。可见,教师在教学阅读课,必须提升学生兴趣。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
3、上课选d或e的同学,你“不太愿意”或“非常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原因是?
选a占12.5%;选b占25%;选c占9%,选d占6%,此题设置是针对上题不愿意上课举手发言同学的调查。数据显示,25%学生困扰他们回答问题的是口头表达有困难,剩余学生或是问题太难,不会回答;或是懒得动脑思考;或是缺乏自信,不喜欢出风头。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应兼顾问题设计巧妙,还应时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与表达习惯。
4、课堂上,你是怎样对待语文老师提出的问题的?
选a占38%;选b占25%;选c占3%,选d占25%,总是积极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的学生仅占38%,经常积极思考问题和很少思考的学生各占25%。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教师必须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问题,所设问题应突破旧有观念、陈旧理论的限制,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5、上题选d或e的同学,你为何“很少思考”或“从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选a占12.5%;选b占41%;选c占6%,选d占9%。41%的学生认为对于老师课堂提问不知道如何思考,看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思考方法,特别是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应该给于适当提示。
6、你愿意回答何种形式的问题?
选a占31%;选b占19%;选c占16%,选d占3%。一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记忆为主的问题,少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理解或应用为主的问题。可见学生的课堂动脑思考习惯养成欠缺。
7、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通常?
选a占22%;选b占50%;选c占28%。调查显示,过半同学能够在默读的过程中理解全文,在文章不懂的地方作标记。少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带着疑问浏览课文,也准备向老师提出自己疑问的地方,而对于只默读不思考的学生也占不少人数。可见,培养学生有效思考问题至关重要。
8、当老师要求你回答词句的意思时,你会?
选a占22%;选b占3%;选c占41%。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组织语言进行回答,但要求同学互助或是主动查阅的`写生却很少。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和团结协作的习惯。
9、在课堂上,你觉得语文老师提问后给你的思考时间?
选a占50%;选b占38%;选c占13%。一半学生认为教师给于学生思考问题时间比较适合,不过不少,极少部分认为不够充足。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大,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根据学情备课。
10、当你暂时回答不出问题时,语文老师通常会?
选a占44%;选b占6%;选c占28%,选d占9%,选e占12.5%。这组数据显示教师对于未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够延长等待时间,重新解释,尽量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的这种处理方式是开明可取的。
11、当你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会?
选a占38%;选b占16%;选c占12.5%,选d占34%。对于学生所回答问题,教师必须能够严厉批评错误并加以纠正,但也存在仅是简单的“好”“很好”。学校教学中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具有激励机制的评价系统。
12、通过教师的提问,你能够?
选a占59%;选b占19%;选c占9%,选d占12.5%。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提问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必须提高教师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升华课本主题的高质量、高标准教学问题。
三、调查对策(或结论)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我们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的进行学习。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教授阅读知识而是要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让课堂变得更有趣。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对阅读课感兴趣,同时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2、教师应掌握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是问题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材料,它影响着教师问题设计的方向以及所设计问题的难度,问题设计要符合课程目标对学生在字词句理解、标点符号掌握等方面的要求,设计过难、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故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除应以语文素养为导向并反映广泛的教学内容,也应关注语文知识、阅读技能。同时由于课标对三个学段的阅读要求有梯度差异,学段的阅读重点也不同,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要求。
3、教师应提高问题设计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为引导者、组织者,对学生的角色定位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论在备课、授课甚至是课后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辅助作用而不是将课堂完全交与学生,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及其对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加以限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年段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以及不超出教科书对学习内容的范围规定的问题。备课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问题设计又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们特别是新手教师应该提升问题设计积极性,明确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准备问题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而不仅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教科书编者等人的专利。
4、提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
确定教学内容的能力即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的解读能力,学情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解读、分析结果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指根据所选定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包括分解教学内容确定目标,根据目标决定给定,根据目标与给定的差距明确障碍,以及通过选词、构句将问题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是教师问题设计能力最为重要的内容。为此,提高教师问题设计能力的关键应该是提高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并将其转化为问题的能力。
5、完善教师的日常问题设计实践
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流程。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等资料列出本学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并绘制知识框架图;其次,将知识框架图中的知识点分配到本学段的教材中,根据教材中的选文内容、单元安排、助读系统确定教材中的每选文的教学内容的大致范围,并绘制教学内容分配表;最后,根据学情从教学内容分配表中确定学习内容。二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核心问题并预设辅助问题的过程。三是将问题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结束语
总之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将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一边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一边进行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希望通过行动研究充实自己任教间的研究成果,并提高自己的问题设计水平。
【第13篇】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有效生成的开题报告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有效生成的开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下不断生成,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这一结论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认同,因此大家竭力在课堂中追求开放性和生成性。然而,纵观当前语文课堂,尤其是阅读教学课堂,又有多少是有效的?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下诸多现象:如教师课前备课无预设性,在课堂随意发挥的随意性生成;赶时髦,形式化的盲从性生成;上课时照本宣科的闭塞性生成;一味迎合学生,游离主题的无效性生成;为读书而读书的低效生成;因提问不当导致的低效生成;甚至还有的教师为“生成”而“生成”,放弃了正常的教学内容而产生的乱生成,等等。像这些没有经过学生认真思考、缺乏对智慧挑战的泡沫生成,不仅使教学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不良的影响与消极的作用。
“发现问题就是发现了发展的空间”(叶澜语),针对这种种问题,本学期我们低语组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有效生成”作为研讨课题,希望通过对阅读教学课的大量观察分析,寻求导致课堂生成无效或低效的“致命因子”,探求有效生成的教学策略、方法及评价标准;希望通过“有效生成阅读教学”的研究,推动教师回到“研究”状态,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拥有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使得各种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效生成”。
二、课题的界定
1、“有效性”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关键指标。它包括如下三重意蕴:一是“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二是“有效率”,即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大;三是“有效益,”指三维目标有效达成。这里的有效性,不仅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还应体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体现师生个体生命的价值,以生命成长和发展为终极目标。
2、 “有生成的阅读教学”一方面是指师生在学习互动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有效地实现了预设目标;另一方面是指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是师生智慧火花的体现,它不但给人以始料未及的体验,而且超越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有生成的阅读教学更强调生成的意义与价值,强调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是否获得了发展。
三、研究内容
子课题研究人员研究班级《在移情体验中体现有效生成的研究》姗姗来迟一《有效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心平气和一《把握课文整体体现有效生成》有凤来仪一
一《在品读词句中体现有效生成》小金子三《让预设与生成在阅读教学中精彩相约》小溪里的鱼三《在声情并茂中体验有效生成》木丝二
四、研究过程设计
1、前期研究阶段(3月12日――3月31日)
调查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动态生成、无效、有效或高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文献探讨,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2、组建课题组阶段(4月1日――4月15日)
以指定和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成立课题小组;组织课题成员培训会,提出科研的具体任务,完成各子课题研究方案。
3、具体研究阶段(4月16日――7月1日)
1)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理清工作思路,落实每一阶段课题的研究目标和重点,以便有效地指导开展研究工作。
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
3)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活动,落实研究过程。
4)选一本与课题有关的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一起学习、探讨。
5)建立课题博客,构建交流平台。
在低语组教育博客上开辟课题研究专栏,目的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为课题研究搭建一个较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后期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断将研究的内容充实到课题博客中,做到信息上传的常态化,要把一些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响资料及时上传,使得博客内容丰富,能反映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6)完成整个研究任务,反思实验过程,形成实验报告、论文、小品文。
【第14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研报告1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当今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开展?其效果怎样呢?为此,我在平安县平安镇东村小学进行了实习教学,并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并搞好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阅读教学没什么好的方法,带领和要求学生读书就是了,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实际上,在读的方法和读的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应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不然学生乱“吃”一通吃坏了肚子那就麻烦了。
我对平安县平安镇东村小学三至六年的学生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材料、阅读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掌握了一些数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阅读兴趣不高。多数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即使看的同学也相当马虎,做摘记的同学很少。另外,从同学们的阅读时间上反映出,同学们平时上课期间的阅读较少。说明同学们学习负担过重,这也应该是同学们不很喜欢的原因之一。再次,同学们交流也很少,作用不大。
第二,阅读对象单一。学生大多喜欢故事书,对其它的书涉猎很少,如文学书籍、科技书记和生活书籍等。虽然,这不能说不好,但我想我们教师,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积极的引导,把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健康书籍的海洋里健康成长。
据了解,小学生大多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都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他们对文学作品故事的了解,大多都是从电视剧中得知的,如,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第三,阅读数量不够。从该校的情况来看,进行了课外阅读的仅有10%左右。就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没有很感兴趣的课外书,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环境,语文教师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二是和现在的考试制度关系密切,个别教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这也直接的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第四,阅读环境较差。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构成了学生的阅读环境。家长文化素养高,爱看书读报,对学生能起到积极而良好的影响。所以,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坏与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文化素养很有关系。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文化氛围浓,书籍报刊丰富,那么学生有书可读,其课外阅读状况就好,反之,则无书报可看,课外阅读只是纸上谈兵。另外学生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爱读书看报,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力是很大的,反之,学生家长文化素养低,爱好庸俗,不读书不看报,沉醉与打牌酗酒,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阅读教学的策略及措施
(一)改变阅读观念
在对待阅读的问题上,有的领导和老师认为,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我认为,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要真正搞好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阅读观念,努力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形势,正确对待阅读教学。
(二)创造阅读条件
要搞好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必要的阅读条件,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阅读条件,如安排好阅读所必须的时间,指导好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书籍的购买等。没有必要的阅读时间,没有适当的阅读方法和必要的阅读材料,那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对于阅读材料的准备,可以让大家捐一点组成班级图书角,自己买一点互相交流着阅读,去学校图书室借书阅读等。另外,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联手,从改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入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作为学生的家长还应给自己的子女做好表率,带头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与自己的子女交流。
(三)开展阅读活动
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为了能更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的效益,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除此以外,班级语文教师也应在班级内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活动。
(四)课内外阅读结合
阅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它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搞好课内的阅读教学,指导好学生对课内经典课文的阅读学习,又要搞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如书籍和学习方法的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为了更好地搞好我们的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搞好语文阅读学习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职责,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研报告2
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我们的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迅速提高。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储备情况;
2、师生对学校开设语文课外阅读课的认识;
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4、语文课外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5、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作用。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问卷调查在吐鲁番市胜金乡中心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达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口头询问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等,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师生座谈结果显示,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
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普遍陈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题海战役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无书可读,也没有时间读书。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也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既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为应付方方面面的考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背诵大量的优秀作文。调查结果显示,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人手一册《优秀作文选》,拥有率高达98。2%。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问题
2 、厌读。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家校联手,为学生推介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原有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明显不平衡。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
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根据市教研室对课外阅读的总要求,以《课外美文》、《阅读大综合》、《小学阅读》(素质教育小丛书)、《小学语文必背及精读古诗文选》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要求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西游记》等少儿故事、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二)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具体地说,第一、二学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三学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读的目标、掌握读的层次、指导读的方法、抓住读的时机、变换读的形式和完善读的检测。
(三)以研促教,探索课外阅读教学创新模式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缘于疑,要培养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的质疑解难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按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读文章的有关部分,以默读为主,最后以口或笔自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挑战自我、挑战同学、挑战教师)和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外书、请教等)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激发学生课前收集阅读材料,课后依据课文内容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平道路。要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解放,教师把花在多余分析、讨论、提问、机械练习上的时间省了下来,还给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如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预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技能,才能由过去传统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活化课程,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语文能力。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此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1、要创造性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碰撞,从而体验到语言的张力、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质。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要把握适度原则,谨防因为课外阅读,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读书笔记的书写,要轻形式,重实效。学生可写、可摘、可画、可剪、可贴,千万不可因为强调写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指导能力。课外阅读课程能否发挥最大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激活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实现课外阅读教学的双赢。
总之,经过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我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我认为课外阅读应该是一中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的确立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